榜单!工业视觉成国产替代热门赛道!这10家供应商「领跑」
工业视觉系统被誉为“工业之眼”,通过利用机器代替人眼来进行测量和判断,助力工业生产识别、测量、引导、检测等多重环节。受制造业人口红利消退、智能制造利好政策刺激以及工厂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工业视觉系统在智能制造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行业概况
1定义与分类
工业视觉通过视觉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并在获取之后由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图像处理和识别,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等优势。工业视觉属于机器视觉的重要范畴,主要应用于智能制造业领域。
常见的工业视觉系统主要由灯源、光学传感器、图像采集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工业视觉软件、辅助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等构成。
工业视觉技术涉及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神经物理学等多个交叉学科,根据工业相机的数量和特性,主要分为单目视觉技术、双目视觉技术、多目视觉技术。
单目视觉技术即安装单个工业相机进行图像采集,一般只能获取到二维图像,主要用于智能机器人领域;
双目视觉技术则通过两个工业相机从外界采集一幅或多幅不同视角的图像,从而建立被测物体的三维坐标,主要搭载于移动机器人、无人机等;
多目视觉技术采用多个工业相机,能克服物体捕捉的盲区,精确识别和定位被测物体,从而降低错误检测的几率,主要用于物体运动测量领域。
2行业发展历程
国外的工业视觉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中于欧美和日本地区,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二维图像与分析识别上。20世纪70年代,“工业视觉”成为研究热潮,出现了一些视觉运动系统并逐渐走向产业化,尤其是在半导体及电子行业质量检测上应用较为成熟。
相较于国外,我国工业视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1999年—2003年,国内企业通过代理国外工业视觉产品,逐渐初步利用国外视觉软硬件产品搭建简单的工业视觉初级应用系统,跨专业的工业视觉人才逐渐出现。
2004年开始,国内工业视觉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应用与理论同步发展。本土企业开始自主研发工业视觉软硬件,大量核心器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开始出现。应用领域从初期的食品,逐步拓展到3C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等领域。
3政策支持
近年来,多部门出台不少支持工业视觉发展的政策及规划。
01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个部门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大力发展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数字化非接触精密测量、在线无损检测、激光跟踪测量等智能检测装备和仪器。
02
2020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工业视觉传感器及行业机理模型等基础软硬件的研发突破,全面提升研发设计、工艺仿真、生产制造、设备管理、产品检测等智能化水平,实现全流程动态优化和精准决策。
03
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智能制造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通用要求》,规定了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的架构、系统功能要求、系统性能要求等。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趋势助推工业视觉行业发展,驱使下游应用行业检测技术同步提升。
04
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印制电路板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分别对PCB、锂电池行业企业的工艺、装备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检测能力、检测精度等提出具体要求。
4产业链分析
工业视觉产业链成本核心环节在于上游核心零部件及软件,约占80%, 主要由光源、镜头、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等构成。其中,灯源是国产化最充分的环节,图像采集卡国产技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但是高端的镜头、工业相机、图像处理软件等依然依靠进口。
产业链中游主要由装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构成。 其中,装备制造商主要针对视觉引导、检测、识别、测量等主要功能生产相应的视觉装备,而系统集成商针对下游应用行业提供相应的工业视觉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食品、制药、机器人、印刷是国内市场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 受益于市场需求的扩张、工业设备智能化升级等因素的影响,工业视觉产品在各下游行业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其中,消费电子是工业视觉主要应用领域,新型显示领域、印刷包装、半导体检测、新能源成应用渗透率的重要增长点。
5工业视觉成国产替代热门赛道
目前,康耐视和基恩士作为全球机器视觉行业的两大巨头,垄断了近50%的全球市场份额。国内工业视觉市场,天准科技、矩子科技、奥普特等企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整体来看国内厂商竞争较为激烈,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目前,我国工业视觉企业数量(不包括代理商)每年保持20%左右的数量增加。根据爱企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视觉企业数量已超过3000家,工业视觉成国产替代热门赛道。
本土企业凭借着成本比外资企业低、供货时间短、可提供定制化服务等优势,市场份额逐年提升。有机构预测,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持续突破,工业视觉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7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5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5%,中国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工业视觉市场。
二、工业视觉TOP10国产厂商
综合考量经营能力、技术研发实力、工业视觉业务等主要指标的综合实力,天准科技、奥普特、海康威视、凌云光、大恒股份、华兴源创、矩子科技、先导智能、赛腾股份、深科达10家公司在国产工业视觉领域竞争力靠前。
天准科技:消费电子业务主导,半导体等领域营收飞速增长-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准科技”)成立于2005年,2019年7月在上交所创业板A股上市。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子公司分布在香港、德国等地,员工规模接近2000人。2021年度,天准实现营业收入 12.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1.23%。
天准科技工业视觉产品主要包括视觉测量装备、视觉检测装备、视觉制程装备和智能网联方案等,客户群体涵盖消费电子、半导体、PCB 、新能源、新汽车等精密制造行业。
2021 年,消费电子这个主营业务依然保持天准科技营收最高贡献率,而光伏半导体、汽车、PCB、智能网联等非消费电子行业领域也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占比上升至49.78%。
其中,在光伏半导体行业2021 年营收达2.94亿元,同比增长471.11%;汽车行业2021 年营收达 2.2亿元,同比增长422.67%;智能网联领域的AI边缘计算设备及车路协同方案2021 年营收达4969.49万元,同比增长330.68%。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天准科技完成收购德国 MueTec 公司 100%股权,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 MueTec 产品线技术升级,以覆盖55nm、28nm等工艺节点。作为对 MueTec 产品线的补充,天准科技瞄准高端装备领域,投资苏州矽行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相关领域的关键零部件。
天准科技具备开发机器视觉底层算法、平台软件,以及设计先进视觉传感器和精密驱动控制器等核心组件的能力,核心技术包括机器视觉算法、工业软件平台、先进视觉传感器及精密驱控技术四大领域。目前拥有授权专利 174 项,其中发明专利占78 项。2021年,天准科技研发投入 2.17 亿元,占营业收入17.15%。
未来三年,天准科技将继续加大新研发基地建设投入,持续推进年产 1000 台/套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检测系统及产线新建项目的投建进度。同时,将现有机器视觉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在消费类电子、PCB、新能源、半导体、新汽车和智能网联等应用领域进行推广。
奥普特:对标基恩士,致力于推进工业视觉核心软硬件国产替代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普特”)定位于自动化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是我国较早进入机器视觉领域的企业之一。
公司成立于2006年,2020年12月在上交所科创板A股上市,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已在苏州、武汉、成都、宁德、深圳、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德国、美国等多地建立子公司和服务点。2021年奥普特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 36.21%。
奥普特自主产品线已覆盖光源、光源控制器、镜头、工业相机、视觉控制系统等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并在工业读码器、3D 激光传感器及深度学习产品方面完成布局,产品布局与知名企业—基恩士相似。
奥普特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于3C行业、新能源行业。其中,2021年度,3C行业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4.39%;新能源行业收入 2.58亿元,同比增长 241.69%,是公司业务里增速最快的行业。
奥普特的销售模式均为买断式销售,主要依托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带动产品的销售,主要客户类型包括设备制造商、设备使用方、系统集成商/贸易商等。2021年,奥普特机器视觉营业收入达8.75亿元,同步增长36.21%,毛利率高达66.51%。
未来,奥普特将继续以光源技术、光源控制器技术、镜头技术、视觉分析技术为核心,重点发展深度学习技术、3D 处理与分析技术、图像感知和融合技术、图像处理分析的硬件加速等视觉前沿技术,并持续在光源及其控制技术、镜头技术、智能相机技术、视觉处理分析软件方面进行强化。
海康威视:兼具软硬件集成产业链优势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其中,工业视觉业务由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机器人”)负责。目前,海康威视正筹备海康机器人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事宜。
目前,海康机器人的三大产品线包括2D 视觉产品线、智能 ID 产品线、3D 视觉产品线,同时以 VM 算法软件平台为核心,培养视觉应用生态,携手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满足碎片化的工业场景需求的各类应用,逐渐从2D视觉拓展至3D 视觉,产品布局涵盖全系列工业相机、智能相机、智能读码器、立体相机、视觉控制器、算法平台、镜头及相关配件。
海康威视的工业视觉业务主要聚焦工业视觉传感应用,专注底层算法软件和硬件技术,为客户提供卓越的机器视觉产品和算法平台,可广泛应用于3C、电子半导体、物流等工业自动化各领域,实现定位引导、测量、缺陷检测、读码、OCR识别等应用。
海康机器人分拆完成后,仍为海康威视控股子公司,独立性、投融资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产品也已大规模应用于动力电池制造的极耳测量、极片缺陷检测、叠片位置纠偏等环节。
凌云光:苹果/华为/小米产业链合作伙伴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云光”)是国内较早进入机器视觉领域的企业之一,成立于2002年,并于2022年7月在上交所科创板A股上市。2021年,凌云光实现营收24.36亿元,同比增长38.77%,机器视觉销售额达15.11亿元,业务收入占营收62.03%,毛利贡献率为 78.36%。
创始初期,凌云光同步开始从事机器视觉自主研发和代理业务。2000年,凌云光与上海印钞厂合作开发“人民币大张凹印在线质量检测系统”,开启机器视觉研发之路。
自此以后,凌云光战略聚焦机器视觉业务,成为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与核心视觉器件的专业供应商,已研发出消费电子精密装配/加工智能对位/测量/检测系统、印钞/标签/软包装/彩盒单张高速在线质量检测装备、LCD/OLED/ Mini LED/Micro LED 显示屏全自动质量检测装备等产品。
2021年度,凌云光自研的消费电子可配置视觉系统、立体视觉可配置视觉系统两项业务合计收入2.01亿元,共占营收13.66%。
此外,凌云光代理销售境外知名品牌的视觉器件、光纤器件与仪器产品,并与国际知名机器视觉器件企业战略合作,为国内客户提供国际知名的视觉器件产品及技术支持服务。
凌云光机器视觉业务发展历程
凌云光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实现原创科研性的应用技术落地,合作项目包含“新一代立体视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编码摄像关键技术及应用”等。
从客户端来看,在消费电子领域,凌云光长期服务于苹果公司、华为、小米的产业链,前五大客户的工业富联、瑞声科技均为苹果公司产业链的合作伙伴。
未来,凌云光将进一步做强视觉自主核心器件,提升对客户多变需求的服务能力,扩展多领域应用。快速做大消费电子、智慧交通、科学图像、立体视觉等已经形成先发优势产品的领域,全面赋能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印刷包装、新能源等行业的工厂智能化,持续研发并对已有软件、算法进行升级迭代。
大恒股份:专业工业视觉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恒股份”)的机器视觉业务由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图像分公司、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图像事业部、中国大恒控股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青岛恒纺视觉科技等控股子公司承揽。2021年度,大恒股份机器视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3.01%。
大恒股份主要为客户提供包括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工业数字摄像机和智能摄像机等机器视觉系统中的核心零部件,同时基于印刷包装、空瓶、纺织、医药包装、标签、印钞造币、核工业等不同领域的企业客户需求提供机器视觉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大恒股份已自主研发、生产及销售三维印刷版锡膏涂层自动检测、二维印刷版焊后自动检测、三维印刷版焊后自动检测等智能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为锂电子行业设备制造企业提供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智能检测系统,可在涂布、辊压、分切、卷绕、组装等阶段提供锂电池 2D/3D 检测系统,并配套自主研发的视觉纠偏闭环执行系统。
此外,控股子公司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面向高端制造的机器视觉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及“多用途工业数字摄像机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通过验收,合计影响利润金额约2100万元。
华兴源创:平板显示检测设备领先供应商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源创”)是国内领先的检测设备与整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9年在上交所科创板A股上市,是全国第一家荣获中国证监会注册通过的科创板上市企业。2021年,华兴源创实现营收20.2亿元,同比增长20.43%。
华兴源创主要从事平板显示及集成电路的检测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 LCD 与OLED 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行业。核心技术包含柔性 OLED 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柔性 OLED 的裂纹缺陷检测技术、一种基于光场技术的视觉检测系统的研发等。
苹果公司是华兴源创的主要终端客户,测试解决方案已经用于苹果公司的手机、平板、手表、耳机等主力产品的测试,在测试工艺节点上已经覆盖了整机、系统、模块以及 SIP 系统级芯片的测试。除此之外,也与三星、索尼、LG、夏普(鸿海)、京东方、JDI、晶方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富士康、韦尔股份、嘉盛半导体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2年,华兴源创将重点开拓平板显示、半导体、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车电子检测领域,将持续加强研究开发的研发投入,在量产及储备研发项目上积极投入。
矩子科技:自动光学检测优质厂商
上海矩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矩子科技”)成立于2007年,201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A股上市。旗下拥有苏州矩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矩墨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矩浪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矩子科技有限公司4家全资子公司,研发中心位于日本。2021年,矩子科技实现营收5.88亿元,同比增长21.99%。
矩子科技合作客户涵盖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等知名企业或其代工厂商。工业视觉设备主要为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和高端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视觉技术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通信终端设备、电脑及周边设备、家用电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光源节能产品和医药生产等领域。
目前,矩子科技自主研发的2D、3D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检测速度、检测精度、检出率、漏失率、误判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21年,视觉设备实现营收2.79亿元,占全年营收47.49%。高精度自动3D检测系统研发项目、Mini LED 背光检测设备研发项目等4个工业视觉项目已实现量产。
先导智能:3C视觉测量设备优质厂商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智能”)成立于2002年,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A股上市。2021年,先导智能实现营收100.4亿元,同比增长71.39%。
先导智能通过3D玻璃视觉测量等3C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及机器人视觉识别定位系统研发布局机器视觉业务,开发出的智能手表组装全自动整线、微小零部件的全尺寸测量与检测、缺陷智能检测等产品成功应用到客户端。
其中,3C 视觉测量设备为先导智能拳头产品,包括通用3D 视觉测量平台、3D 玻璃视觉测量、2D 高速闪测平台。
未来,先导智能将持续巩固在3C行业地位,积极拓展在锂电池设备、光伏电池和组件工艺迭代设备、汽车产线等行业的检测业务。
赛腾股份:晶圆检测新星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腾股份”)成立于2007年,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A股上市。2021年,赛腾股份实现营收23.19亿元,同比增长14.35%。
赛腾股份通过收购全球领先的晶圆检测设备供应商日本 OPTIMA 涉足晶圆检测装备领域,通过“全球技术+中国市场”的运营策略,顺利实现 OPTIMA 的中日两地协同运营并在国内晶圆产能大幅扩张的背景下迅速拓展国内国内高端集成电路设备市场。此外,智能制造检测设备为赛腾股份消费电子智能装备领域重要产品,公司拟在检测全系列设备横向扩展。
未来,赛腾股份将在继续深耕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行业的同时,全面拓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半导体、医疗器械、光伏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应用市场。
深科达:深耕平板显示产业,兼具组装和检测双重能力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科达”)是国内具备平板显示模组全自动组装和检测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于2004年,2021年3月在上交所科创板A股上市。
2021年,深科达实现营收9.1亿元,同比增长40.57%。2021年12月,深科达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360万元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明测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视觉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工业视觉业务是深科达主营业务之一,相关核心技术包含“精密视觉对位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机器人与视觉融合技术”等,主要应用于贴合设备、邦定设备、检测设备、半导体设备、摄像模组设备和辅助设备等产品。
接下来,深科达将重点针对 AMOLED 柔性贴合、大尺寸高清显示贴合、高精度 3D 曲面贴合、车载显示器件组装、5G 通信、半导体领域自动化封测、摄像头微组装、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等技术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快速满足新技术发展对精密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同时,将借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对公司生产线进行延伸,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
三、技术趋势
01
应用领域持续拓宽,行业赛道进一步细分
目前,工业视觉主要应用于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食品、制药、机器人、印刷等下游行业。随着AI、算力、5G通信等技术发展,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宽。同时,国产工业视觉企业将进一步细分行业赛道,“可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产品”成为“国产替代”主要优势。
02
2D 机器视觉向3D机器视觉升级,资本热度同比显著提升
相较于2D视觉技术,3D视觉技术成像更立体、更精准,解决的场景也更丰富。在食品、汽车、制药和半导体应用中,3D视觉技术在测量领域、检测领域、建模领域具有2D视觉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有机构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3D视觉领域发生融资超10起,而2021年上半年3D视觉领域融资事件总计才14起,资本热度同比显著提升。
03
嵌入式视觉应用持续增长,集成化、小型化成发展方向
工业视觉技术将与嵌入式系统技术进行整合,光学模组、通讯模组和计算模组将集成到一个单一设备,可独立完成从接收光信号到系统输出的整个信号处理过程,处理能力、存储器密度和系统集成度将显著提升。整体上来看,工业视觉系统将往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
04
相关技术助推工业视觉系统性能和使用效率同步提升
算力、分析算法、5G通信等相关技术的发展算力的发展提升了工业视觉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效率。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处理可以提供几乎无限的算力将提升了工业视觉系统的决策速度;分析算法的优化升级也使工业视觉的识别和分类变得更加准确;5G 通信技术增加了信号数据通量、降低了信号时延、缓解了信号干扰等问题;光谱技术推动工业视觉实现目标的多种特征分析;计算成像技术的提升增强了工业视觉的图像信息获取能力;新型光学元器件的发展为提供个性化的图像采集和智能方案奠定了基础。
“虹美”,曾经灿烂的华彩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人拥有一台“虹美”牌电视机,那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每到夜晚,街坊四邻都会聚到你家一起看电视,因为它能够让人们从一个小小的屏幕里认知外面世界,听闻国家大事,看到丰富多彩的综艺节目,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想到这些,就会勾起人们对无锡电视机厂的深情回忆,它曾经在无锡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留下了灿烂的华彩。最近出版发行的《无锡工业企业发展亲历记》(1949-2019)一书登载了原无锡市虹美电器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周侗的回忆录文稿,详细介绍了无锡市虹美电器集团公司的创立和发展历史。本文为周侗文稿的摘录内容。
1969年下半年,响应中央提出的“大办电子工业”的号召,江苏省政府决定在无锡创办一家电视机生产企业。当时鉴于市轻工业局下属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市政府就决定由无锡市伞厂和无锡市制镜厂联合筹建电视机生产厂。1970年4月,市轻工业局指派伞厂姚耀根、严福根、陈恒才和制镜厂孙锡进、陆罗寇共5人前往上海广播器材厂培训学习一个月。在上海培训期间分成两个小组,由严福根带领孙锡进、陆罗寇负责学习元器件的生产,由姚耀根负责学习整机的配装与调试。培训结束后,又从第三电机厂借调电工沈震旦到伞厂和姚、严、陈3人一起试制出了1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样机,称为“卫星牌707-1型”,并于1970年7月1日向市轻工业局和市政府报喜。之后备齐了50套零部件,到年底生产了20台14英寸电视机。
无锡电视机厂全频道电视机通过鉴定,《无锡报》1980年1月12日专门作了报道
1971年7月,无锡伞厂派员去武汉参加全国大屏幕电视、彩色电视机攻关会战会议,并承接了21/2英寸黑白投影电视机的试制任务。工厂试制组克服种种困难,借用直径8.75毫米电影放映镜头,于年底试出样机1台。1972年3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试放,反映良好。中国广播电视总局拨给50万元,无锡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无锡伞厂电视机试生产部分划出,并入市拉链厂,建立地方国营无锡市电视机厂,厂址设在惠山脚下听松坊,职工240人。除生产拉链外,以黑白电视机、投影电视机及21/2英寸黑白投影管为生产发展方向。
全省统一机芯电视机在无锡电视机厂试制成功,《无锡报》1980年3月29日专门作了报道
无锡电视机厂初建时生产条件很差,主要靠手工操作。1972年秋,21/2英寸黑白投影电视机在广州商品交易会展出后,市革委会将梅园附近的市委党校旧址划给市电视机厂作为厂房,生产条件大为改善。1973年下半年,为了实现投影电视机批量生产,由市经委主任钱志新挂帅,与市科技局徐建洪、张钟兴,市电子仪表工业局尤银宝等人组成会战领导小组,到电视机厂组织攻关会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试制成功了三片镜投影机,并参加了秋季广交会。同年,市革委会决定无锡电视机厂的电视机生产与拉链生产分别设厂,电视机厂保留职工103人,仍在原地生产。该年投影电视机进入小批量生产,并开始研制电子管晶体管混合式投影电视机。
无锡电视机厂试制成功十四英寸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无锡报》1980年6月3日专门作了报道
1974年,无锡电视机厂镜头小组在立式三片镜的基础上改进为卧式二片镜,年初由姚耀根和沈震旦两人带了1台二片镜铁壳晶体管2.5英寸黑白投影电视机到北京,在京西宾馆全国计划会议上给参会代表试放观看,扩大了影响,并争取到了50万元试制拨款,建造3400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因科技大楼建造资金不够,1975年又争取到了增补款13万元,使科技大楼的建造得以完成。
红梅牌电视机再获全国三等奖,《无锡日报》1981年9月23日专门作了报道
由于投影机不适宜家庭使用,生产与销售均有困难,1975年开始试制9英寸台式黑白电视机。因为无锡无线电二厂、559厂也已试产9英寸台式黑白电视机,无锡电视机厂又根据中央主管部门提出的普及12英寸黑白电视机的要求,决定试制12英寸黑白电视机。为了保证这项试制任务的完成,市电仪局从无线电二厂抽调了技术骨干、仪器设备给予支持。1975年9月试制成功WHD-1型全晶体管12英寸黑白电视机,并于次年投入小批量生产。
无锡电视机厂建成日产700台立体式生产线,《无锡日报》1983年6月20日专门作了报道
1976年3月,无锡电视机厂承接第三机械工业部“歼六”飞行模拟机油膜光阀投影机的研制任务,7月完成初样。同时完成12英寸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的试制工作并很快投入生产,批量投放市场。同年,无锡电视机厂投影电视机已批量生产,但供不应求,为了扩大投影电视机的批量生产,成立光学车间和投影管生产小组。为了加强电视机生产的技术力量,1977年,无线电二厂黑白电视机试制小组人员邱英等人调入无锡电视机厂,并进行台式12英寸黑白电视机的研制工作。其时,企业调入了大量的科技人员及转复军人,职工人数达到了500多人。
无锡电视机厂“虹美牌”电视机生产流水线(1985年11月)
1979年,12英寸黑白电视机从晶体管电路发展到集成电路,企业需要大量的生产工人,这一年引进了200多下乡返城知青,这批人后来成为企业的主要骨干力量。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机制也从原来的四大组扩展到24个管理部门,并新建了400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职工人数增加到了800余人。产量达43400台,创历史最好水平,跃居全国同行业前10名。当年盈利45万元,在省内同行中第一个摘掉亏损帽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2英寸集成电路电视机在全国第二届电视机质量评比中获三等奖,WSD-1型机在全国可靠性评比中获第三名。企业加快新品开发,多品种、多款式的电视机,塑壳、立式、晶体管投影机相继研制成功,投入批量生产,形成年产10万台的生产能力。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参观无锡工业展览馆展出的无锡电视机厂产品(1980年6月4日)
1980年,无锡电视机厂生产电视机93817台,实现利润200万元。当年试制并成批投产WJD-11型14英寸彩色电视机、WJD-17型17英寸黑白电视机和WHD-5型全塑电视机。
无锡虹美电器集团公司成立,《无锡日报》1988年12月21日专门作了报道
1981年,企业年产量达14万台,并设计制造成功WSD-9型收音、录放、电视组合机,WHD-7型14英寸木结构黑白分立器件机和WJD-18型14英寸全塑集成电路机。新品种开发推动了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拓展了销售市场。工厂从日本引进PJ-60英寸大屏幕彩色投影机的生产技术及仪器设备,其中有集中信号源和各种测试仪器近400台,5000克大型注塑机和大型电子仿型铣各1台,为彩电国产化打下了基础。通过努力,“红梅牌”(后改“虹美牌”)电视机成为畅销产品,市电视机厂成为全国最早大批量向市场供应14英寸电视机的厂家之一。
全国百强电子企业无锡虹美电器集团公司生产车间
1982年,企业产量达到19.3万台(其中大屏幕60英寸彩色投影电视机148台),跃居全国同行业第六位。
虹美电视冲出重围迈上新台阶,《无锡日报》1992年1月4日专门作了报道
为争取市场竞争中的更大优势,无锡电视机厂在全国形成6个大区、200多个销售点的销售、信息、技术服务网络。同时将黑白电视机流水线作为技术改造的重点,自行设计制造了半自动机械化流水线,采用波峰焊、装配气动、电动化、调试夹具规范化等新技术、新工艺,增添仪器设备134台,完善了调试工艺。经过改造,生产效率提高54.17%。1983年,年生产能力达25万台,产值突破1亿元,利润突破1000万元,产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江苏省首家出口电视机的工厂。
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无锡电视机厂(1990年1月19日)
1985年,无锡电视机厂贷款914万元,从日本引进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元器件认定设备,实现了黑白电视机生产向彩色电视机生产的转变,成为国内彩电年产能力较早达到15万台的国家重点企业。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全国第四届评比中获第一名,荣获国家银质奖。是年,电视机总产量达37万台,其中彩电10万台,占全省总产量的40%。年末职工人数达197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23人,占16.3%;工业总产值23578万元,实现利税3977万元;拥有彩色电视机生产线1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3条,年生产能力达60万台。
无锡虹美电器集团公司产品
从1986年起,企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86年全国电子企业按销售额排名,无锡电视机厂列第13名。1987年4月,企业在珠海成立合资公司,联合销售菲利浦20英寸彩电2万台,获利500万元。1989年全年生产电视机118.7万台,其中彩电24.8万台,工业产值9亿元,销售收入8亿元。“七五”期间,无锡电视机厂跻身全国500家最大企业行列,进入全国百强电子企业行列,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组建了以市电视机厂为主体的虹美电器集团公司,并在组织体制、资产归属、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对企业不断进行优化,企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虹美集团签约兴办合资企业,《无锡日报》1993年11月15日专门作了报道
1990年起,电子工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虹美电器集团公司同样面临了众多困扰,开始步入下行轨道。1994年,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保持公司持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打破原有计划经济模式,建立公司“宏观调控,统分结合,分权分散,分层经营”的管理模式,将原先的30多个管理科室归并为5个办公室、1个部,管理人员减少了73%;以产品和职能为龙头,实行供、产、销“一条龙”管理;将原先的生产车间和承担专业职能(供、产、销、生产服务、后勤保障)的科室整合成10个经营实体,实行分厂制管理,让分厂作为独立经济实体,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效计酬,自主分配。当时,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分厂制,放开搞活,调动全公司职工的积极性,扭转被动局面,为将来的进一步集中和更大规模的专业化、协作化生产创造条件,即“退一步,进两步”。但这一系列努力,仍未能改变企业的困境,泥足深陷,应收款持续上涨,资金无法如期回笼,企业效益逐年下降,回天乏力,直到最终倒闭。
无锡市电视机厂经历了20多年奋发创业的坎坷波折和曾经辉煌,黯然退场,在无锡工业企业发展变迁的历史长廊中,留下了一个令人唏嘘的背影。
《无锡工业企业发展亲历记》(1949-2019)登载回忆录文稿423篇,字数222万字,照片2088张,其中黑白老照片409张。想阅读本书文章,请关注“呼唤遥远”近期在今日头条上的连续推文。
相关问答
dinolite什么牌子?数码显微镜品牌。DinoLite手持式USB数码显微镜是台湾ANMOELECTRONICSCORPORATION安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便携式USB显微镜专利产品,该产品创造性...
你看到过什么极度恶心又极度震撼你的场面?然而屠宰的方式应该更加文明。在工业化屠宰上很多用电击的方式减少动物死亡时的痛苦和恐惧,就很好。即使条件没有这么好,也可以尽量别虐杀,其实并非只是为了一...
无锡 有影视器材出租的地方吗?无锡有的在南长区人民西路49号华海3C广场2F48号叫光影器材出租无锡有的在南长区人民西路49号华海3C广场2F48号叫光影器材出租
斗山晨雾最佳拍摄地点?在这个位置,可以俯瞰到整个晨雾美景。建议在早上5:30到7:00之间到达,因为这段时间内的晨雾最为浓厚,拍摄效果最佳。斗山禅寺位于无锡市东北端的斗山,是一座...
仙剑奇侠传一的 无锡 取景地?仙剑奇侠传一在无锡取景地是统一嘉园。仙剑奇侠传一是根据大宇资讯同名单机游戏改编,由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云南广播电视台、上海影视有限公司等联合出...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带答案)_作业帮[回答]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有答案)个人日记2010-01-1320:37:08阅读5945评论3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要使笛子发出声...
产地制造商区别?利,和产地也...没什么区别,很多厂家日本国内的货也不是日本产的,比如索尼,大部分产品都是东南亚工厂生产,不过索尼品控不怎么好,老出小毛病,是企业本身监管不...
超细纤维清洁布工厂有哪些_土巴兔装修问答东莞市佳骋纺织品有限公司是首家专业生产超细纤维布料,超细纤维清洁布,超细纤维眼镜布,超细纤维毛巾,超细纤维抹布和超细纤维布袋的专业生产厂家...
你们有哪些可以「炫耀」的照片?你好,我是摄影师寺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你们有哪些可以「炫耀」的照片?其实,拍摄最开始是觉得挺酷的,到后来基本上就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了。今天给大...此...
如何看央视点名批评吃播现象,平常看这类视频吗?现在吃播真的是已经变味了,为了求关注,爆流量,博眼球,各种虚假剪辑,吃完催吐,食物浪费等等。行业乱像,已经毫无底线,剩下的就是流量和利益,团队专业运作...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