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国产工业相机镜头厂 用镜头留住老城 还原20年前的温州

小编 2024-10-06 机器视觉 23 0

用镜头留住老城 还原20年前的温州

2017-11-25 11:5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亦盈 林如珏

那个东西在的时候, 你熟视无睹,等它没有了,你才发现,它永远没有了。——杨保民

夕阳斜斜映在沿街商铺上,康乐坊斑驳的砖墙有些风化剥落。旧时的雕花门窗漆色已黯,不知何人曾在此倚窗遥望。尘埃落定,瓦松瑟瑟……往日的岁月全都定格在泛黄的照片上。 不同于今时今日高楼耸立,眼前的相片,记载着温州的另一副模样。

这些影像的记录者叫做杨保民。20年来穿行在老城的街巷山河,他在工作之余摄影,一景一镜,个中辛劳寸心知。

岁月如偷,唯有“长情”才可慰人。

他做的是留住时间的事情,同时将自己也留在了时间里。

他与他的“海鸥”相机

第一次按下快门,是在茶山的五美景园。年仅11岁的杨保民,跟着哥哥和他的同学们一同去茶山郊游,在即将回程的时候,大伙想要一起合影。于是,杨保民拿起哥哥的相机, “咔擦”拍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

回到家后,一群小伙伴拿着胶片,开始兴冲冲地冲洗、显影、晾晒。“嘿,糊了!”说起曾经的趣事,杨保民脸上泛着笑,第一次摄影的经历不但没有消磨他的兴趣,反而让他对摄影的世界充满了更多的好奇,“我想亲自去探一探这个神秘的世界!”

从公园路东面路口进入,路过熙熙攘攘的中山公园,没走几步,一家门面不大的小店,牌匾上写着“南洋照相馆”,这是杨保民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

“当时照相馆有一位叫阿杰的师傅,会时常教我摄影。” 据杨保民回忆,有一次,阿杰师傅带着他去中山公园采风,也正是这一次的拍摄,他才发现,原来摄影和自然的结合,能迸射出如此迷人的魅力。

往后的十余年,杨保民一直追随着摄影的脚步。1987年他与朋友合作,在五马街自家的老屋里,开设照相馆,由于当时生活拮据,便只能借着旁人的相机去拍照。1989年,单位派遣他去东北考察,“当时心里寻思着,要是能带一台相机将考察的情况拍摄下来有多好。”于是第二天,他便去摄影器材商店,买下了一台“海鸥”相机。这是杨保民的第一台相机,也是这一台相机,带他开启了拍摄温州老城之路。

用镜头留住老城

最初,是偶尔亲戚来温时,杨保民带着他们去温州大街小巷的遛弯,遇见设计精美的房屋时,便驻足下来,为客人们在房前拍照留念。“那一段时间也拍摄了不少老屋的雕花门面和飞檐翘角。"杨保民回忆道。

1995年,杨保民受邀参加了北京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讲座,讲座上,他观赏了朱宪民老师的摄影作品《黄河儿女》。当时的摄影圈偏爱艺术摄影风格,《黄河儿女》的纪实风格,在杨保民心中泛起一片涟漪:1994年,正值温州旧城改造时期,“当时的府前街一夜之间就被拆掉了。”杨保民得知这个消息后,拿着相机赶去,但迎接他的,只有面前两座巨型的的拱门和一片废墟。

人常有一个惯性,越是熟悉的东西,近在身边的事物。因为伸手可及,比比皆是,有时倒熟视无睹,不怎么去认真审视它了。老城,就像是母亲,我们时常依偎在她的怀里做梦,却鲜少仰头看看她眉间的皱纹几许,头上青丝中的白发有几缕。

时间的单元是瞬息,摄影留下的是瞬息。杨保民找到了他留住这座老城的方式,一个镜头,一张照片。在接下来的20年时光,或是午休时,或是傍晚黄昏时,温州的老街老屋前,都能看见他举着镜头的身影。

每拍一条街,一座建筑,他总爱向周边的人了解它的名字和其中的故事。老城,因为有了那些地名和故事,也就开始有了细节。细节像串在日子上的花朵,散发着历史的诗意香气。它深藏在老街小巷斑驳的木质纹理中,生长于幽深古老的宅院里,或者从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的老翁老妪口中流淌出来。那些曾经轰轰烈烈过的人和事,像流言蜚语隐匿在幽深的小巷一样被岁月轻轻覆上一层薄纱,朦胧地昭示着那一段段老城之情结。

老城故事

什么事能够20年如一日的坚持,大概是信念吧。在20年的摄影时光中,杨保民说,他是孤独的。一个人,一台相机,行走在老城的街道上。在拍摄老城的过程中,会遇到另一位孤独的“记录者”—郑家清先生。两个孤独的人相遇,一个作画,一个摄影,再有一搭没一搭的唠上几句,好像这条路上,便有了一个“同行的人”。

“楼台俯舟楫,水巷小桥多。”“一渠一坊,舟楫毕达。居民有澡洁之利,行者无负载之劳。”这是祖辈远去的身影。2009年,他想,是时候为那些追忆温州老城的人们,展现一座他们记忆深处的城。

戈悟觉先生为《温州老城》作序写道:杨保民的《温州老城》为我们留存了一个老城图景。前街后巷、山岚波光。照片有地名门牌,街巷的长度宽窄,名称的来历考证和传说,可以检索,可以引导,可以追忆和寻味。他别出心裁。

书的第205页,民主轮的黑白照片,这是杨保民众多作品中最为印象深刻的照片之一。1999年除夕的傍晚,正在解放北路拍摄的他,恰巧碰见了民主轮靠岸。他拿着相机冲冲赶去拍摄,才看清,当天的客轮上只走下三名旅客。来不及细究,便按下了快门键。第二天,他才知道,那是民主轮最后一次航班,而他的照片,定格了这列航班的永恒。

杨保民从1500多张作品中,筛选了500余张照片编辑在册。《温州老城》一经发售,便一抢而空。曾有一位读者拿着书,找到杨保民,泪流满面地说,“书里的这个地方是我以前的老家,这么多年了,我都快忘记了,却从你的书中找到了我儿时的影像。”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或是过于热爱摄影,又蒙儿时情节使然。杨保民用了20年的时间,为温州老城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将自己的情怀落地生根,延伸到更多温州人的乡情之中。“接下来,我想将那些老城中的人,展示给大家。”杨保民说。

温州吴小淮: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非遗学者,他为何专收单反相机

2023年我全国探访相机收藏人士,从福建来到了浙江,第一站就到了浙西的温州,这里想采访吴小淮先生。

吴小淮先生我原来并不熟悉,他似乎同相机收藏人士来往的不多。我知道他,是他于2023年5月在杭州映Studio影像工作室,做了一次135单反相机展,共有135台单反相机参展,两个“135”,很有趣的数字,也是相机收藏很有趣的展览。

在开展时,我曾想过去看看,就联系令胡歌是否可以采访到吴小淮老师,但他说吴老师在温州,并不在杭州,欢迎我去温州。

但我直到8月份走了大半个中国,才有机会来到浙江,来到了温州。而吴小淮老师又在瑞安,他在工作室等我。

工作室不大,有些拥挤,几个柜子是装的都是相机和镜头。

吴小淮老师说他收藏的相机主要在杭州展出,这里都是挑剩下的,散放着,也不成系统了。他说一共收藏大约有800余件相机和镜头,而135单反相机是重点,有三百多台。

我好奇他的相机收藏经历,是如何开始收藏相机,特别是怎么想起收藏单反相机的?

135单反相机是很多人忽视的选题,一则以日本相机占主导,收藏价值不高;另外就是单反相机产量也巨大,不被人重视啊。其实国内收藏界,单单以收藏单反相机为目的和目标的,他可能是独一人啊。

他说自己喜欢摄影是和家族有很大的关系。他说祖父是早年留日的知识分子,一辈子做教育工作。而他父亲也是教师,年轻时也非常喜欢摄影,对德国的徕卡、蔡司很熟悉。他赶上了特殊时代,虽然没有机会读大学,但是家庭文化熏陶影响很大。

其实我在采访的相机收藏人中,绝大部分与知识和文化有关的,祖上是读书人家或者是富裕人家较多,在文化上的认知是相同的,而摄影一直是文化认知的重要部分。也只有文化上先期的打通和灌输,才有后代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艺术和收藏上的兴趣。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影响太大了,后代都不自觉有前人的文化影子,所以当下看到很多父母自己不读书,不在文化上投入,却想让孩子成龙成凤,真的是异想天开了。

吴老师说过去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对于文化的投入,一直是舍得花钱和投入。他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拍了很多照片,精心制作相册,这对他记忆和影响很大,后来父亲学校的一个老师看他喜欢拍照,就把一台海鸥双反相机借给他用,他喜爱的不得了。

但是他的第一台相机,却是同妻弟共同拥有的,还有个一段故事,他的一次失误,拥有了半台相机。

原来妻弟也喜欢拍照,就想买一台海鸥203皮腔120折叠相机,于是他托人去上海买,由于没有说清楚,结果买回来的是一台海鸥205旁轴135相机。

相机没有买对,而价格又差了一半,没有办法交差啊!于是他干脆出资一半,俩人共有,皆大欢喜。而他也有了人生的第一台相机。也使他更加坚定的喜欢上摄影,无法自拔。

但是海鸥205毕竟是业余相机,那个时候如果能拥有单反相机才气派,才能让摄影更上一层楼啊,他的心又长草了,于是1984年,他趁妻子外出,把家里500元存款取了出来,花480元买了台日本的富士卡单反相机。

但妻子回来,非但没有埋怨他,还给他买了一个三脚架,但妻子也有一个要求,不在意他在摄影上有多大发展,成名成家,只要把自己拍美拍好就成。

所以那一时期他主要任务是给妻子拍照片,让妻子高兴,结果妻子也爱上摄影,1987年也背上相机,和他一起外出拍照创作,很多照片也入选或获奖,成为了当地出名的女摄影家。

而吴小淮的摄影在当地也是越来越活跃和引人注目,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家庭从小培养的文化涵养和看问题角度,再加上他吃苦耐劳,对摄影的理解也超前和独到见解,他的民俗与人文摄影具有独到的韵味和角度,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了2000余幅作品,有了很大的影响力。

他是怎么想起收藏相机的呢?

吴老师说,喜欢摄影自然要不断的买相机,哪个摄影家没有几台,甚至十几台相机呢?而他酷爱摄影的这一时期,恰恰是国家变化最大、最快的时期,也是由穷到逐渐富裕的时代。

这一时期也是世界上胶片相机最丰富和变化最快的时期,所以他也断断续续买了不少相机,这也让他有了收藏相机的想法。

他为什么选择单反相机来收藏呢?

在相机收藏领域,有许多选题或者专题收藏,但是只收藏单反相机的收藏人却很鲜有,前面说过单反相机数量过于庞大,很多单反又被认为是摄影的工具而已,缺少个性,也缺少美感,一旦过季,价值也会很低,收藏的意义不大。

但是吴小淮老师说他在2005年听闻尼康F6问世之后,很快又停产了,被誉为135胶片专业相机的“终结者”。此后各大厂家纷纷停产了胶片相机,一个相机“繁花”的时代结束了,这让他很感慨。

摄影术发明以来,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而单反相机的问世与发展,又使摄影术发扬光大,特别在新闻、体育、科研等领域发挥了重大重大作用,而对于摄影发烧友的影响,对于摄影艺术的普及和大众化,非常重要,单反相机不该被轻视、被遗忘。

他说自己喜欢单反相机,也主要是使用135单反相机拍摄,体会了单反相机所做的历史贡献后,才决定收集135单反相机的,结果用了差不多用了十年时间,收集到了300余种单反相机。

他收藏方法除了外出去二手相机店购买,主要是借助于网络平台,国内国外都曾寻找他需要的,他说也在我开办的sy916摄影网站买过几台。那些年,他非常痴迷,把能上的网都上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只要是没有的,就是高价也要买下来。

他打开电脑,给我看他的购买记录和资料整理。原来吴老师是个非常细心的人,也科学而规范的建立完整的资料。他说把相机买回来,就要建立档案卡片,包括购买相机名称、型号,购买地点、价格,所带的附件和具体说明,非常仔细。

然后把相机在工作室“影棚”拍成各种角度标准照片,再把相机的说明资料写上,最后把相机装上胶卷,试拍一卷,再挑选出照片附上拍摄说明,就完成了相机的收集过程,而这台相机也就可以进入收藏柜睡大觉了。

当他的相机收藏到了预定目标,把这些资料略作整理,就是一部书稿了。

他收藏135单反相机专著,就这样完成了,他起名《群雄逐鹿——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典藏与鉴赏》,书中收集了285种相机和423只镜头,并于2016年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最大特点,不仅有相机介绍,也有用相机拍摄的胶卷照片,完全是他个人的真实感觉。

这是我看到的最独特、最有心、最规范、最出成果的相机收藏,从开始收藏就为最后的结果设计了完美的结局,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和过程。

这也给很多喜欢收藏相机的人以启示,收藏的目的不仅仅是拥有,还要研究和总结,还要交流和分享,所以一定要有做资料和建立档案的习惯,收藏与资料要同期进行,把一点一滴的体会和想法,慢慢的积累和打磨,最后化作化作一道成果的“彩虹”。

说实话,看吴老师的藏品我没有太大触动,一则他主要收藏相机在杭州展,剩下的都不是精品;二来是这些单反相机我基本都很熟悉,甚至拥有过,但是看了吴老师电脑储存的资料和他搜集相机的资料卡片,让我非常佩服和启发,我们每一个喜欢收藏的人,都应该有这样和习惯和做法啊。

几天后我来到杭州,在杭州映Studio影像工作室,看到了吴小淮老师的135台单反相机,这些相机一直展览了一年。

吴小淮老师还告诉我一件事,才明白吴老师不仅是摄影家和相机收藏家,还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是对国家非遗文化有过重大贡献的人。

他说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前些年韩国叫嚷着是他们的发明,要申请世界遗产。这还了得,一下子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和重视,文化部就马上立项抓紧申报,但是发现当时国内并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学者和研究资料,出现了严重的断档啊,太不可思议了。

马上组织寻找这方面的专家学者,结果在国家级非遗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项目里发现,在浙江温州的吴小淮老师对此有研究。

原来吴小淮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发现瑞安有一个客家族群,一直在用古老的活字印刷印制族谱,他跟踪调查采访,收集资料、拍摄照片二十余年,取得了完整的学术和摄影图片库的成果,这也是中国当时发现的现存唯一还在使用古老印刷术的族群。

吴老师不仅拍摄照片,还挖掘整理了活字印刷的历史与发展过程,成为了国内研究活字印刷术的首席人物和“代言人”。最后他受邀为文化部中国活字印刷术申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件执笔人,最后申遗成功。

中国活字印刷申遗成功,吴老师功不可没,就此他也成了中国研究文字印刷的专家级人物。

采访吴小淮老师,让我非常感慨,有人说他幸运,研究成果得到重视,其实是他做到了做事严谨扎实,条理分明,有头有尾,最后形成独特的文化成就,这也是收藏人被最大的认可的所在。

但我去年写的这篇文章,却因为一些原因迟迟没有发布,原来有家国家级博物馆计划接手他135单反相机的专题收藏,等了一年。不久前吴小淮老师说,对方回复资金紧张批不下来,他等不及了。

吴小淮老师告诉我,现在文章可以发了,藏品也想处理。因他年纪大了,由于搬家和工作室的变动,现在藏品无处安放,想一次性转让。如果有兴趣,可以帮您联系。

相关问答

你在闲鱼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幸福里问答

2021年想买张显卡当时矿潮显卡价格很高然后在闲鱼买了一张官方锁算力的3060显卡回来用了一个周花了3580然后3060就被破解了可以挖矿然后我又挂...

你的家乡依山傍水吗?可以分享一下这些山水风光的照片吗?

以下是我拍摄的皇冠镇等秦岭部分风光,使用宾得K1、K5ii相机,宾得DFA28-105、宾得DFA*70-200/2.8等镜头,后期采用LRCC处理,请您欣赏!总之,美丽的秦岭是您...镇内...

大神们谁能给我说一下: 温州 新款PVC封边条印刷上光线厂家,PV...

[回答]这就是术语中的「眩光」当光源直射入镜头,但没有出现在照片上时,你会在照片上看到起雾的现象。这种光雾会降低照片对比度和饱和度,黑暗的部分也会亮...

你去过哪些地方,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中国地州一级的城市大约330个,县旗区一级的大概3000多个。从1999年初中毕业第一次出远门,到现在为止。保守估计全国的县一级别的地方已经沾过且停留的在500个以...

朋友们!你能回答: 温州 微电影拍摄用在哪些地方,微电影拍摄哪...

[回答]叫场记板,上面写着镜号、景别、拍法、场景。每一个镜头的前面都要拍摄一段(几格--1英尺),后期编辑找镜头用。一部电影上千个镜头,不拍板,可就乱了,...

温州 市企业团建好玩吗?

如何策划一场成功的团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因此也没有回答的必要。放弃幻想吧,不如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样才能让大家能真正玩得开心。有哪些事情一个人做...

如何评价电视剧《鸡毛飞上天》?

2017年热播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从个别人的命运线,展开那个独特大时代,以及在那个时代下发展起来的义乌,简单的从三个人物来欣赏一下。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

有哪些经典的电视电影 镜头 ,可以做一张好的摄影作品呢?

在众多电视电影镜头中,个人比较喜欢山河的壮丽,壮丽的山河再加上后期的制作,显得更加诡美。第一个我要推荐前两年很火的电视剧《琅琊榜》,在其第一集开头的...

帮个忙哪位老师 求赐教!! 温州 配音艺考校考班,配音艺考哪家好??

[回答]1,乔诗语,配音角色:洛晴川,花影。乔诗语,1986年8月3日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内地配音女演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乔诗语配音首部古装剧《母仪...

(2015& #8226; 温州 )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 镜头 (如图...

[最佳回答]B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一定要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B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