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机械工业镜头订制 国内光学显微镜单项制造冠军,永新光学:激光雷达打开长期空间

小编 2024-11-23 机器视觉 23 0

国内光学显微镜单项制造冠军,永新光学:激光雷达打开长期空间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西部证券 雒雅梅)

一、永新光学:国内光学显微镜龙头,五五五规划厚积薄发

1.1 公司概况:历史悠久的精密光学企业,多业务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历史悠久的光学精密仪器及核心光学部件供应商,专注于精密光学、精密机械、精密组装领域。

永新光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3年成立的江南光学仪器厂,江南光学仪器厂是国内最早一批光学企业,至今已有79年历史,主要生产光学显微镜。

1997年,曹光彪先生旗下的香港永新光电投资宁波光学仪器厂,2000 年改制为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全资收购江南光学仪器厂,开始集团公司运作。

永新光学是中国光学精密仪器及核心光学部件供应商,涵盖光学显微镜和光学元组件两大业务体系,主要产品包括光学显微镜、条码扫描仪镜头、液态镜头、车载镜头前片、激光雷达光学元件及部件等,拥有“江南”、“NEXCOPE”、“NOVEL”等自主品牌,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

永新光学是港资控股企业,控股股东为永新光电实业有限公司,实控人为曹其东、曹袁丽萍夫妇及其儿子曹志欣,合计持股 29.16%。

公司联席董事长、总经理毛磊先生直接持股 2.94%,通过厦门新颢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股 1.52%,合计持股 4.46%。

共青城波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毛磊配偶吴世惠及儿子毛昊阳全资控股企业,合计持有公司 10.97%股份。

毛磊先生 1961 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硕士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南京江南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1997 年进入公司,现任公司联席董事长、总经理。

1.2 主营业务:国内光学显微镜龙头,激光雷达业务放量在即

公司主营光学显微镜及光学元组件两大核心业务板块,2020 年提出“五五五”发展战略目标,即计划通过 5 年时间,实现 5 倍产值规模和 5 倍效率。

1、光学显微镜: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高端光学显微镜制造能力的企业。受益于科学仪器国产化确定性趋势,公司生物荧光显微镜等高端系列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增量需求主要来自科研、医院、生物制药客户。

2021 年公司显微镜业务实现营收 3.0 亿元,同比增长 20.55%。2021 年公司实现共聚焦显微镜小批量销售,技术接近国际竞品水平,突破国产高端光学仪器“卡脖子”技术。

2、光学元组件:

受益于条码扫描仪镜头和机器视觉客户新品量产、疫情下物流行业过程管控要求增加,以及公司今年积极把握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机器视觉领域的市场机遇,2021年公司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营收 4.88 亿元,同比增长 57.06%。

1)条码扫描仪镜头: 公司 1998 年切入条码扫描仪镜头市场,是全球条码扫描仪行业前四大巨头 Zebra、NCR、得利捷、霍尼韦尔的核心供应商,在商超、金融、政府、物流、工业、服务机构等对扫描设备识别速度、准确率、耐用性要求更高的中高端市场占据主要份额。受益于工厂智能化改造加速和疫情下物流行业过程管控需求增加,公司条码扫描仪镜头业务放量增长。

2)机器视觉: 疫情加速工厂智能化改造,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仓储物流等多行业对机器视觉需求增加,并扩展到交通及其他非工业领域。公司是全球第一家实现液态镜头批量生产企业,目前主要供应全球机器视觉龙头康耐视。

3)车载镜头: 2021 年车载镜头前片订单突破 80 万片/月,主要供应索尼。受益汽车智能化浪潮,车载摄像头单车用量翻倍增长,公司将持续受益。

4)激光雷达: 公司前瞻布局激光雷达光学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公司开发了多款应用于机械式、半固态式、固态式车载激光雷达光学镜头及光学元器件,与禾赛、Innoviz 等国内外多家激光雷达方案商建立合作,并已进入麦格纳指定产品供应商名单。激光雷达是高级别自动驾驶车型(L3 及以上)车型核心传感器,2022 年是激光雷达量产上车元年,公司激光雷达光学元件及部件业务有望放量增长。

5)其他: 应用于 PCB 无掩模激光直写光刻设备的光刻镜头实现批量生产销售。

1.3 历史复盘:各项业务迎拐点,五五五战略规划开启新征程

2021年公司各项业务迎拐点,五五五战略规划开启新征程:

1、2014-2017年:期间业绩稳健增长。上市前,由于公司受制于产能紧缺,主要以定制化产品为主,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显微镜及条码扫描仪镜头业务,期间业绩增长较为稳定。

2、2018-2020年:期间业绩增长缓慢。2018-19 年由于中美贸易争端及全球经济持续放缓影响,且产品主要出口海外且多数直接客户在美国,公司各项业务受到影响;2020 年疫情导致美国高校停课,而公司显微镜主要出口美国高校,因此对显微镜业务影响较大。

3、2021-2025年:五五五战略规划开启新征程。2020 年公司制定五五五战略规划,计划通过 5 年时间,实现 5 倍产值规模和 5 倍效率。

传统业务方面:

1)光学显微镜:公司是国内光学显微镜龙头,深度受益于科学仪器国产化大趋势;

2)受益于工厂智能化改造加速及后疫情时代物流管控需求增加,条码扫描仪镜头业务加速增长。

新业务方面:

1)机器视觉:公司是全球第一家实现液态镜头批量生产企业,主要供应全球机器视觉龙头康耐视;

2)车载镜头:2021年车载镜头前片订单量突破 80 万片/月,主要供应索尼,为后续 切入车载镜头组装打下基础;

3)激光雷达:2022 年是激光雷达量产上车元年,全年激光 雷达光学元件及部件业务有望实现放量增长,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2021 年是五五五规划开关之年,全年实现营收 8.05 亿元,同比增长 39.6%;实现净利润 2.62 亿元,同比增长 62.1%,为五五五战略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1.4 财务分析:产品定制化为主、客户优质,各项财务指标优秀

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公司主要定位高壁垒、高附加值业务,多数产品以定制化为主,客户主要是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因此毛利率水平较高。且随着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稳步提升。

1)显微镜业务方面:

随着科学仪器国产化趋势加快,公司高端光学显微镜营收占比提高致整体显微镜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

2)光学元件组件业务:

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围绕条码扫描、光刻镜头、激光雷达、车载光学等领域进行中高端光学元器件的研发工作,加快“复杂化、模组化”方向的产品开发。随着液态镜头、激光雷达光学元件及部件、光刻镜头等高毛利的产品放量,有望带动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保持高研发投入,管理、销售费用率逐步降低。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17.48%,同比降低了 4.35 个 pct。

其中,研发、管理、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7.93%、 5.02%、4.36%、0.17%,分别同比-0.58、-2.54、-1.52、0.29 个 pct。

从历年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率逐年稳步提升;管理费用率方面,公司新厂房建设做了大量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较之前有望显著提升,且随着规模优势不断显现,管理费用率有望逐步降低;销售费用率历年相对较为稳定。

人均创收及创利逐年提升。

2020 年公司员工总人数为 1184 人,较 2019 年减少了 74 人,其中,生产、技术、销售人数分别为 737、192、116 人。

随着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以及生产效率提升,公司人均创收及创利逐年提升。2020 年公司人均创收 46.68 万元、人均创利 13.66 万元,分别同比增加了 3.13、2.61 万元。

产品定制化为主、客户优质,经营现金流净额逐年增加。

公司主要定位高壁垒、高附加值业务,多数产品以定制化为主,客户主要是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因此现金流状况较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逐年增加。

定位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固定资产较轻。公司主要定位光学领域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包括镀膜、涂墨、精密组件等,上游研磨等低附加值环节主要外包给上游供应商,因此公司固定资产较轻。近两年随着 IPO 募投项目投产,固定资产有所增加,主要以购置镀膜设备为主。

二、显微镜:国内光学显微镜龙头,显著受益科学仪器国产化

1.1 显微镜:高端光学显微镜依赖进口,国产化空间广阔

光学显微镜市场空间广阔,2021 全球市场规模约 45 亿美金。

全球显微镜主要细分为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其中,光学显微镜历史悠久、渗透率较高、成本优势明显,约占全球显微镜 40%的市场份额。

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 数据,2020 年全球光学显微镜市场空间为 39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市场空间将达到 61 亿美金。

根据 Report linker 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光学显微镜市场约占全球光学显微镜市场规模的 9.91%,对应 2020 年中国光学显微镜市场规模约 24 亿元(以 6.7 汇率换算)。

国内高端光学显微镜依赖进口,国产化空间广阔。

全球显微镜市场以蔡司、徕卡、尼康、奥林巴斯为主,据智研咨询数据,四大家族合计占据全球显微镜超 50%市场份额。

中国每年约有 80%的显微镜用于出口,但主要覆盖的是光学显微镜中低端市场,产品类别以教育类和普及类显微镜为主。

国内具备高端显微镜生产能力的玩家较少,以永新光学、麦克奥迪、舜宇光学三家为代表。其中,永新光学是国内第一家实现共聚焦显微镜量产企业,2021年实现小批量销售,技术接近国际竞品水平,突破国产高端光学仪器“卡脖子”技术。

2021 年共聚焦显微镜市场空间约 25.2 亿元。

根据仪器信息网统计,2021 年全国共有 502 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平台拥有共聚焦显微镜,预计存量约 1500 套,徕卡、蔡司、奥林巴斯、尼康、安道尔等外资占比超过 90%。

根据调研数据,我国每年进口共聚焦显微镜数量约 300 台,假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价格为 140 万元/台,则对应 2021 年存量市场及每年新增市场空间分别为 21.0、4.2 亿元。

1.2 国产替代:科学仪器国产化趋势确定,国内光学显微镜龙头持续受益

国内光学显微镜单项制造冠军,突破关键“卡脖子”技术。

公司是国内光学显微镜单项制造冠军,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高端显微镜制造能力的企业,与浙江大学联合申报的《超分辨率微纳显微成像技术》荣获 2019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通过自主研发及产学研合作研发,公司掌握了超分辨显微系统的大数值孔径物镜、高性能荧光滤光片等核心部件设计与制备技术,完成 FSED 超分辨显微系统样机制造。

2021 年公司实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量产并小批量销售,技术接近国际竞品水平,突破国产高端光学仪器“卡脖子”技术。

政策密集出台支持高端显微镜国产化,“光学显微镜单项制造冠军”深度受益。

2020 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科学仪器国产化,永新光学作为“光学显微镜单项制造冠军”将深度受益。

2021 年 5 月,财政部及工信部颁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 年版),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生物显微镜、手术显微镜和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要求 100%采购国产;荧光(生物)显微镜要求 50%采购国产。

2021 年 12 月,其中第九十一条明确:“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该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该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

三、车载光学:享汽车智能化浪潮,业绩及估值双升

3.1 激光雷达:2022年迎量产元年,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3.1.1 需求端:激光雷达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

基于自动驾驶玩家不同的商业模式,市场上针对高级别自动驾驶主要包括纯视觉和强感知两种方案:

1、摄像头主导的纯视觉解决方案:

由摄像头主导,配合毫米波雷达等低成本传感器组成构成纯视觉计算,典型代表为特斯拉、Mobileye 和国内唯一自动驾驶纯视觉城市道路闭环解决方案百度 Apollo Lite。

特斯拉自建芯片和算法团队,认为通过视觉系统优化自身 AI 算法就可以达到较高的智能驾驶水平。

由于纯视觉方案存在精度、稳定性和视野等方面的 局限性,无法满足 L3 级以上自动驾驶对于传感器的性能要求,曾经同样以视觉为核心的 Mobileye 在 2025 年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系统发展计划中提出了将使用内置的激光雷达传 感器。

2、激光雷达主导的强感知方案:

该方案由激光雷达主导,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组成,典型代表企业为 Waymo、Uber、百度 Apollo 等科技和出行公司。

Waymo 定 位 Robotaxi,直接瞄准 L5 智能驾驶,所以采用 5 个激光雷达去保证车辆安全,Waymo针对 2B 市场,主要目的是积累运营经验数据,随着未来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可以大规模推广。

对于特斯拉之外无法通过 AI 弥补硬件缺陷的汽车厂商而言,采用更多类型传感器是更好的选择。奥迪之后,其他主流车厂都推出激光雷达方案,戴姆勒、保时捷、宝马、蔚来都投资了激光雷达公司。

千亿级蓝海赛道,成长空间广阔。

随着 5G、AI 技术逐渐普及,无人驾驶、ADAS、服务型机器人和车联网等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沙利文预测,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中渗透率加速、以及服务机器人和智能交通建设等领域需求推动,激光雷达市场将呈现高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 135.4 亿美元,2019-25 年行业 CAGR 达 64.5%。

其中,预计到 2025 年激光雷达在辅助驾驶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46.1 亿美元,2019-25 年行业 CAGR 达 83.7%,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2022年是高级别辅助驾驶(L3)车型量产元年,激光雷达是核心传感器。

2022年是 L3 级别自动驾驶车型量产元年,激光雷达是核心配备传感器。

根据我们整理统计(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 29 款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多数车型搭载 2~3 颗激光雷达且为标配,将陆续在 2022 年内开始交付。

激光雷达市场空间:

据我们测算,2022 年激光雷达市场空间为 5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行业规模将达到 56 亿美元,2022-25 年行业 CAGR 达 120.2%;预计到 2030 年行业规模将达到 216 亿美元,2025-30 年行业 CAGR 达 30.9%。

激光雷达光学元件组件市场空间:

据我们测算,2022 年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市场空间为 6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行业规模将达到 62 亿元,2022-25 年行业 CAGR 达 119.6%;预计到 2030 年行业规模将达到 308 亿元,2025-30 年行业 CAGR 达 37.9%。

关键假设:

1)假设 2022-30 年全球汽车销量维持在 8000 万台。随着汽车智能化等级提升,激光雷达单车用量有望持续增加。假设 2022-30 年激光雷达单车搭载量分别为 2.2、2.3、2.4、2.5、2.6、2.7、2.8、2.9、3.0 颗;

2)假设 2022-30 年激光雷达渗透率为 0.34%、0.82%、2.08%、5.00%、7.69%、11.11%、 15.54%、21.00%、27.41%;

3)目前L3级别自动驾驶车型搭载激光雷达方案主要为 MEMS和转镜方案,假设 2022-30 年 MEMS 方案渗透率为 60%、61%、62%、65%、66%、67%、68%、69%、70%,转镜方案渗透率为 40%、39%、38%、35%、34%、33%、32%、31%、30%;

4)根据产业调研,2022 年 MEMS 方案激光雷达(主雷达)售价约 800 美金,转镜方案激光雷达(主雷达)售价约 1000 美金。

随着激光雷达在乘用车领域持续渗透,单机成本有望持续降低。假设 MEMS 和转镜方案方案激光雷达 2023 年价格降低 20%, 2024-30 年每年年降 10%;

5)光学元组件部分,根据产业链及公司调研,假设 2022 年激光雷达视窗、转镜、镜头、 透镜、准直镜、滤光片 ASP 分别约为 500、400、80、50、20、6 元。假设 2023 年光 学元件部件成本降低 20%,2024-25 年每年降低 10%,2026-30 年每年降低 5%。

3.1.2 供给端:

机械式→半固态(MEMS、转镜)→全固态(FALSH、OPA)激光雷达技术路径尚未收敛,短期以半固态方案为主(MEMS、转镜),长期向全固态方案(FLASH、OPA)演进是必然趋势。

短期内(2030 年内),乘用车搭载的激光雷达以半固态方案为主,包括 MEMS 微振镜、转镜方案。

MEMS 方案代表性企业包括速腾聚创、Luminar、Innoviz,其中,速腾聚创 2021 年全年拿下超过 40 款车型的前装量产定点订单;转镜方案代表性企业包括禾赛科技、华为、图达通。

长期看(2030 年后),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的全固态方案激光雷达有望成为主流。

目前由于上游供应链尚不成熟,OPA 尚处于研发阶段;FLASH 则受限于 VCSEL 功率问题,无法实现远距离探测,主要用于辅助雷达或 DMS 等中短距离场景。

3.1.3 收获期:

具备先发优势+技术优势,激光雷达业务迎来放量技术优势: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核心壁垒在于“镀膜、可靠性、一致性”。

公司过往专注于光学镀膜、涂墨、精密组装,具备显著技术优势。激光雷达光学元件组件主要包括视窗、旋转多边形棱镜(转镜)、镜头、透镜、反射镜、准直镜、滤光片等。其中,视窗、旋转多边形棱镜(转镜)技术壁垒最高且具备较高附加值。

1)视窗:

激光雷达视窗材质主要包括塑料及玻璃,由于视窗需要对接外部环境,因此需要有防雾、防划痕、防溅石撞击等要求,可靠性要求较高。此外,视窗表面需要镀多种膜系包括分光膜、ITO 膜等,且需保证较高透光率。

2)旋转多边形棱镜(转镜):

旋转多边形棱镜是转镜方案必须的扫描部件,由于转镜每分钟需旋转上千次,因此可靠性要求较高且需保证转动的动能尽可能小(质量轻)。

先发优势:国内最早布局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业务的光学公司之一。

公司早在 2015 年便为美国 Quanergy Systems 试制生产激光雷达镜头;2016 年试制固态激光雷达镜头;2017 年取得 Quanergy Systems 的小批量生产订单;2018 年 Quanergy Systems 向公司下达了 25000 个激光测距镜头的订单。

截止目前,公司已开发出多款应用于机械旋转式、半固态式、固态式车载激光雷达光学镜头与光学元件,与禾赛、Innoviz 等国内外多家激光雷达方案商建立合作,并已进入麦格纳制定产品供应商名单。

此外,公司还将激光雷达客户群体扩展至轨道交通和工业领域,将产品从以光学部件为主扩展至激光雷达整机代工。

3.2 车载镜头:切入车载镜头市场,享汽车智能化浪潮

3.2.1 量价齐升:自动驾驶等级提升,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

“量”: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单车摄像头用量成倍增加。

按安装位置不同,车载摄像头可分为前视、侧视、后视、环视和内置,并承担不同的功能。随着自动驾驶级别提高,单车需实现的功能也更加复杂,单车搭载数量成倍增加。根据沙利文数据,L1-L5 级别自动驾驶对摄像头的需求分别为 1、4、8、8-9、12 个。根据 Yole 预测,预计全球汽车平均每台搭载摄像头数量将从 2018年的1.7颗增至2023年的3颗,CAGR达12%。

“价”:车载摄像头像素升级,价值量显著提升。

最初车载摄像头主要用来辅助倒车和行车记录,对分辨率要求只有几十万像素。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摄像头需要满足更多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从基础的辅助功能逐步发展成为高级别的环境感知,分辨率要求也从开始的 30 万像素,逐步升级到 100 万像素、200 万像素。

目前,最新的 2021 款理想 One、蔚来 ET7 和极氪 001 等已经搭载了 800 万像素的车载摄像头,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汽车搭配高像素车载镜头。摄像头的像素越高,价值量也越高。根据九章智驾数据,120万像素摄像头的平均价格大约150元,而800万像素摄像头的平均价格大约500元。

3.2.2 业务布局:车载镜头前片稳定量产,逐步切入车载镜头市场

车载镜头前片难点在于模造技术、光学镀膜、可靠性及一致性认证。与普通的车载镜片相 比, 比如倒车镜、监控等,车载镜头(环视、前视、后视)的要求更高。

一方面车载镜头运行时间长,且易遭受颠簸、震动、极端天气(温差,风雨雪等)的影响,工作环境更为恶劣,需要处理的情况更加复杂。另一方面,车载摄像头需要在各种极端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自身的功能和采集稳定的数据。

而且自动驾驶中摄像头能否正常运行,直接涉及到用户生命安全的问题,这就对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公司凭借先进的镜片加工工艺和镀膜技术,成功切入附加值更高的车载镜头前片领域。

车载镜头前片稳定量产,逐步切入镜头组装业务。

公司 IPO 募投布局车载镜头项目,截至 2021 年 11 月 30 日,“车载镜头生产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生产能力达到项目规划,共计使用募投资金 10147.90 亿元(含待支付的项目尾款 2513.48 万元)。

节余募集资金 9580.2 万元中的 7032 万元用于投资“激光雷达元组件项目”,剩余 2548.20 万元用于补流。

2021 年,公司车载镜头前片订单突破 80 万片/月,是索尼的核心供应商,后续为切入普通车载镜头组装业务打下基础。

四、AI视觉:需求快速增长+产品结构升级

4.1 条码镜头:受益工厂智能化改造+后疫情物流管控需求增加

定位条码扫描仪镜头中高端市场,产品定制化为主、附加值较高。条码扫描仪是读取条码中所存储的信息的阅读设备,广泛应用于零售、金融、邮政、仓储物流、工业、医疗卫生等行业。

公司 1998 年切入条码扫描仪镜头市场,是全球条码扫描仪行业前四大巨头 Zebra、NCR、得利捷、霍尼韦尔的核心供应商,在商超、金融、政府、物流、工业、服务机构等对扫描设备识别速度、准确率、耐用性要求更高的中高端市场占据主要份额。后疫情物流管控需求增加+工厂智能化改造加速,条码扫描仪需求快速增长。

1)物流运输需求: 2021 年 1 月,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提高疫苗的可追溯性和信息可查性,疫苗运输对 条码扫描仪的需求显著增加。此外,全球冷链物流运输中新增的检疫检测环节也导致条码 扫描仪需求增加;

2)信息化生产需求: 疫情加速工厂智能化生产改造,信息化生产对于条码扫描仪需求显著增加。

根据 FMI 和 Grand View Research 数据,2021 年全球条码扫描仪市场规模约为 70 亿美元。

根据 FMI 预测,未来十年条码扫描仪行业规模 CAGR 为 7-8%,2031 年有望达 137 亿美元。

4.2 机器视觉:布局高端液态镜头,绑定机器视觉龙头

液态镜头可实现毫秒级对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机器视觉是指用机器代替人眼来进行检测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通过图像传感器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数据,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对这些图像数据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操作。

机器视觉系统的图像传感器包括镜头、光源、光源控制器、相机等,镜头的选择是机器视觉能够高效运行的关键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与镜头的工作距离会因为产品的大小、流水线的运行而突然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镜头视野、光圈、焦距、焦点的变化,最终影响图像获取和成像以及后续的运行。

所以,对于工业生产镜头需要满足快速适合不同距离、不同类型的物体、以及改变视野的要求。

传统镜头的焦点的是固定的,凭借机械组件的移动进行调整。

当产品与镜头的工作距离发生快速变化时,焦点很难快速调整对准;液态镜头采用自动对焦技术,以与人眼相同的方式调整镜头形变和弯曲,从而完成动态自动对焦,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全球第一家实现液态镜头批量生产企业,主要供应全球机器视觉龙头康耐视。

康耐视是全球机器视觉龙头,其次是日本基恩士,两家企业合计占据全球超 50%份额。2019 年公司成为康耐视液体变焦镜头的独家供应商,并实现产品批量出货。

随着智慧物流、工业 4.0 在后疫情时代迎来快速发展,机器视觉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预测,2021 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空间 106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达到 130 亿美元,2021-25 年行业 CAGR 达 5.2%;2021 年国内机器视觉行业规模 150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达到 275 亿元,2021-25 年行业 CAGR 达 16.4%。

五、盈利预测与估值

5.1 盈利预测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3年实现营业收入8.06、11.34、15.54亿元,分别同比39.79%、40.72%、37.03%。其中,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营收 4.88、7.39、10.59 亿元,分别同比 56.91%、51.35%、43.44%;显微镜业务实现营收 3.00、3.94、4.93 亿元,分别同比 20.55%、31.41%、25.03%。

关键假设:

1.显微镜: 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倡导科学仪器国产化。公司是国内光学显微镜领域“单项制造冠军”,持续受益科学仪器国产化确定性趋势。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量产的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2021 年实现小批量销量,预计在 2022 年放量,高端光学显微镜占营收比重有望持续提升。假设显微镜业务 2021-23 年增速分别为 20.55%、31.41%、25.03%,毛利率分别为 36.5%、37.5%、38.0%。

2.光学元组件:

1)条码扫描仪镜头: 受益于工厂智能化改造加速及后疫情时代物流管控需求增加,条码扫描仪镜头业务加速增长;

2)机器视觉: 公司是全球第一家实现液态镜头批量生产企业,主要供应全球机器视觉龙头康耐视,销量增长迅速;

3)车载镜头: 2021年车载镜头前片订单量突破 80 万片/月,主要供应索尼,持续受益汽车智能化浪潮;

4)激光雷达: 2022年是激光雷达量产上车元年,公司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业务有望放量增 长,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假设2021-23年光学元组件业务增速分别为 56.91%、51.35%、 43.44%,毛利率分别为 45%、45%、46%。

5.2 估值

5.2.1 相对估值我们选取同样受益于整车智能化的联创电子、瑞可达、德赛西威、炬光科技、华阳集团作为永新光学的可比公司。

根据 Wind 一致预测,2022-23 年行业平均 PE 分别为 59、39 倍。考虑到 2022 年是激光雷达实现从 0 到 1 放量元年,是整车智能化新增核心传感器,未来几年有望加速渗透。

永新光学在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及技术优势,是公司“五五五”战略规划的绝对增量业务,未来几年增长迅速。

因此给予 2023 年 40 倍 PE,对应目标价 137.2 元。

5.2.2 绝对估值

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7.45%,5年过渡期增速为30.0%和永续增长率为2.5%,则得到公司股权价值 154.8 亿元,对应每股股价为 140.1 元。

5.2.3 总结

受益于科学仪器国产化趋势及整车智能化浪潮,预计 21-23 年分别实现净利润 2.62、2.81、 3.79 亿元。

考虑到 2022 年是激光雷达实现从 0 到 1 放量元年,是整车智能化新增核心传感器,未来几年有望加速渗透。

永新光学在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及技术优势,是公司“五五五”战略规划的绝对增量业务,未来几年增长迅速。

因此,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40 倍 PE,对应目标价 137.2 元

六、风险提示

1、激光雷达业务放量不及预期:激光雷达是公司“五五五”战略规划的绝对增量业务,若激光雷达业务放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整体业绩低于预期。

2、疫情全方面恢复后条码扫描仪镜头业务增速存在下降的可能性: 后疫情物流管控需求对于条码扫描仪需求量快速增加,若全球疫情全方面恢复后,公司条码扫描仪镜头业务增速存在下降的可能性;

3、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影响: 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海外,主要以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文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

中国制造十年进化论|宁波:单项冠军之城的别样晋级路

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生产作业场景。视觉中国 图

宁波,取“海定波宁”之意。

宁波近十年的经济数据却不平静:经济总量从全国第16位跃居第12位,工业增加值更是升至全国城市第7位,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晋级全国第6座“外贸万亿之城”。更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宁波全市累计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83家,继续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宁波的制造业为何如此强势?企业有怎样的变迁?宁波近年是如何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并稳固这一称号的?为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9月底,澎湃新闻记者走进宁波,探访“单项冠军之城”的晋级之路。

“真正制造业就是需要沉淀和积累,一米宽百米深”

在大众难以直接感知的制造领域,“宁波造”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永新光学,603297.SH)的成长之路,是宁波“单项冠军”制造企业进化的一个缩影。

1997年,著名“宁波帮”人士、香港实业家曹光彪投资“宁波光学仪器厂”,2005年投资“江南光学仪器厂”,将两家企业发展为现在的永新光学。作为光学显微镜和精密光学元组件的研发生产厂商,永新光学专注在光学显微镜、医疗光学、条码机器视觉、车载激光雷达几个领域的应用。

永新光学技术人员在开展产品检测。受访者供图

“整个工业是一条龙,仪器仪表是龙的眼睛。”永新光学联席董事长、总经理毛磊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道。

二十多年过去,永新光学从一个只能生产传统教学显微镜的集体企业发展为中国光学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而这绝不是一个“突飞猛进”“一蹴而就”的结果。

1997年-2007年,永新光学通过与莱卡、蔡司等国际领先企业的持续合作,开拓了国际视野,也沉淀出高端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

然而,仅仅依靠为领先企业加工与组装,利润微薄,也无法应对多变的国际环境,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永新急寻突破,对内实行“三多三新三提高”(一人多机一人多岗一人多技、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员工素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整体效益)的“333”创新增效工程,对外与国内高校院所开展了产学研技术合作,还通过参与国家重大工程进行研发学习来探索前沿技术。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镜头生产车间。视觉中国 图

近些年,结出果实。“嫦娥二、三、四号”星载光学监控镜头,就是永新光学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制五年的监控相机镜头。

2016年,永新光学主导承接的科技部“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填补了国家在百纳米分辨率领域显微镜产业化的空白。2019年,永新光学联合浙江大学开发的《超分辨光学微纳显微成像技术》突破超分辨成像对荧光普适性的限制,实现了亚百纳米级光学显微成像,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从代工到产学研联合研发到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探索前沿技术,永新光学走出了清晰的技术学习路线。“真正制造业就是需要沉淀和积累,一米宽百米深。”毛磊说道。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展示“嫦娥四号”降落相机镜头。视觉中国 图

制造业的另一种技术成长路径

永新光学所在的鄞州区,汇聚了均胜电子(600699.SH)、乐歌股份(300729.SZ)、博德高科等一批知名制造业企业。它们大多埋头在一个细分领域,深耕多年。

与永新光学不同,宁波博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德高科)的技术进化是另外一条路径。

压铸模具、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制造一辆汽车,需要的模具可能在2000套左右,模具看似不起眼,却在机械、轻工、电子、通讯、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套精密模具加工图纸出来后,离不开高精密的切割丝,这根精细到几乎看不见的“丝”,通上电后锋利无比,变成神奇的“锯子”,实现对模具主板、成型零件、刀口冲头等的加工。

2015年,博威集团成功收购德国贝肯霍夫公司,并与之联合成立了博德高科,沿袭了德国的技术、标准,从过去以中低端的黄铜丝为主,到推出更为高端的镀层切割丝,从原有的0.33mm做到0.015mm,切割加工的精度达到微米级别。

博德高科车间。受访者供图

在高端铜合金领域,博威向国际领先企业看齐。过去,寻找新材料,是凭直觉和反复试验不断试错,随着化学复杂性及不同成分组合可能性的增加,不断试错方法的实用性正在降低。

如果靠传统试错方式缩小和国际领先企业的距离,难度很大。博威在4年前,开启了数字化研发,依靠在特殊合金领域20多年深耕积累的研发数据,利用仿真和机器学习技术,将现实中产品生产的全流程设备工艺搬到了数字世界中,并与现实中一一对应,提升了产品研发效率。

而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海天集团”) 的技术升级路径,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样本观察。从小五金厂,到全球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商和先进塑机技术提供商,海天经历了近半个世纪。

海天新总部大楼在宁波落成。 海天集团官网 资料图

2021年,海天塑机全年出口量首次突破1万台,走过了一条从生产塑料凉鞋及装备,到注塑机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路,年产值超200亿元。

“海天集团抓住了两个机会窗口,一次从小型液压到大型液压,抓住了机会就上了一个台阶,第二次从液压机到电动机,又上了一个台阶,这家企业很善于抓住技术变革的节奏。”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彭新敏和记者总结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开放带来规模庞大的塑料加工设备市场需求,吸引了世界领先的注塑机跨国企业来中国投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海天通过与德国公司合作,研究消化吸收了高性能的大型注塑机技术。

进入21世纪,注塑机开始向高精密度方向发展。国外注塑机企业熟悉中国市场后,在一些高端技术的转让态度上越来越谨慎,海天就在企业内部开始了对全电动注塑机的自主探索。

但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客户购买的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频频出现机器运行稳定性差、故障率高、制品精度低等问题。

为了突破全电动注塑机技术瓶颈,海天决定采取跨国并购进入全电动领域。2007年收购德国注塑机研发公司长飞亚。通过中德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突破性技术得以解决,机器性能得到提升。

此后,海天又通过多种方式不断“进化”。比如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解决精密塑料注射成型的关键工艺。

作为宁波“进化”路径不同的“单项冠军”企业,事实上,都经历过技术研发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困顿中,各显神通。或自主探索突破技术封锁,或与高校共同研发,或参与国家项目开发前沿技术等。

创新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锻造打磨。

自2017年以来,宁波围绕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开展两轮升阶式的系统谋划,形成了“‘四基’产业—单项冠军企业群体—单项冠军之城”的升级发展路径。宁波扎实的产业基础、政府对科技研发项目的政策支持,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他们有时晚上就住在公司”

在宁波,不仅有一颗颗“单项冠军”明星,也有大批冉冉上升的新星。这些新兴的创业企业,正蓬勃生长,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兰洋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这家由多位工科海归博士领衔的科技企业,以行业领先的浸没式液冷散热技术为核心,辅以自主研发的多种高效导热液体材料,为PC、IDC、投影仪、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和5G基站等众多领域提供完整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和散热产品。

2020年,兰洋科技创始团队获国家工信部“创客中国”全国大赛第二名,被引入宁波发展。“我们看重这个团队,一方面是他们在做的是数字经济新基建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都有积极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创始人团队展现出的创业热情,非常投入,他们晚上有时候就住在公司。”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发展局局长廖忠铃说。

兰洋科技BLUEOCEAN浸没式液冷电脑主机样机局部图。受访者供图

兰洋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梦骋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散热技术,兰洋科技的散热技术是从根本上对热源进行散热和管理,兰洋自主研发的导热液具有安全、可靠、高导热性和高适应性等特点,可以配合兰洋的散热解决方案适应更多的部署环境和众多领域不同的产品需求。

甬江之畔,宁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央科技)从5人团队起航,一头扎进病媒生物精准防控领域的创新研发中,在这个细分行业深耕细作10余年。

2012年3月,大央第一代植物精油驱蚊缓释片成功研发出炉,驱避率达到预期效果并进入市场。2015年6月,大央科技自主研发的LED灭蚊灯泡面世,获9项专利,打开了欧美市场;2017年,大央自主研发的灯珠封装技术面世……

与国内大部分企业销、产、研的顺序不同,大央科技是先研发,再生产销售,“前几年我们会比较辛苦,这几年在技术方面,其实越来越顺利。”创始人郑军告诉记者。

“新星们”朝气蓬勃,宁波的生机与希望也因此清晰可见。

宁波传统产业转型的新思路

新兴领域的企业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宁波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提供着“宁波思路”——价值链端攀升的同时,又保留了原来的制造优势。

“一方面企业会加强品牌和研发,这两端附加值高,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同时在制造这端又不放弃。不放弃主要是两种路径,一种是宁波本地劳动力成本高,就依靠更多先进数字化的支持,另一种可能就是制造环节转移到其他地方,以此来保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依然在发挥。”彭新敏说。

改革开放初期,宁波作为沿海“三来一补”的桥头堡之一,迅速跃为“制衣王国”。这里诞生了提供从面料织造、染色、印绣花、裁剪缝纫一站式服务的服装代工巨头——申洲国际,也崛起了雅戈尔、太平鸟、爱伊美等自主品牌服装企业。

2000年前后,太平鸟集团(太平鸟,603877.SH)将资源资金倾斜于研发、设计和销售,剥离制造业务,走了一条轻资产、强品牌、重创意的路子,近年,太平鸟和华为合作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展开;在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慈星股份,300307.SZ),一线成型电脑横机转起来,一根纱线进去,不到一小时,一件衣服就完整地出来了;雅戈尔(600177.SH)也打造了数字化智能化样板工厂。

浙江省宁波市鄞县大道的雅戈尔总部大楼。视觉中国 图

变迁升级也同样反映在宁波的家电、汽车及零部件等核心传统产业。廖忠铃对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原来做压铸车身的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拓普集团,601689.SH),近几年发力汽车电子,做起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市值近千亿。

近十年间,宁波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制造业于城市的重要定位,宁波从未放松。“政府有意识地在引导传统产业往先进制造业发展,从简单的传统机械向现代化、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去转型。”

不同行业领域、不同企业创新能力不同,智能化生产技术条件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宁波采用了分层级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正式公布了2022年浙江省第一批未来工厂名单。随着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告别试点头衔,宁波的未来工厂数量已达到6家。

回顾2012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器换人行动,引导、激励制造工厂用机器替代简单、重复、高强度、高风险的岗位。至此,一场制造车间内的变革在浙江全省展开。

随着时间推移,机器换人解决的只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问题。2017年开始,宁波启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技术改造三年“两个全覆盖”行动,通过开展打造智能制造点线面模式,推动完成更高阶的智能化改造目标。

2021年4月14日,浙江宁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子公司Zeekr生产线。视觉中国 资料图

核心做法是,在点上,鼓励企业针对关键生产工序和关键工艺环节开展机器换人;在线上,鼓励企业开展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在面上,不断引导与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

很快,在最初点线面分层级推进的模式下,智能化改造理念在宁波的企业间加速渗透并发挥出效应,为制造业来了一次全新升级。

目前,围绕“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目标,宁波启动智能制造提速创新行动,引领更多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主动智变升级。最新印发的《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行动纲要(2022-2026年)》,聚焦了多个重点领域零的突破。

宁波的机会来了

宁波山海相依,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先民涉海的木浆,见证着数千年逐海而居的追寻,余姚江、奉化江汇合成甬江,滔滔而去,流入东海。

三江穿城,交汇处为“三江口”,围绕于此,宁波生生不息。

1984年,宁波市开放,1987年,宁波成为国家首批计划单列市,凭借着港口资源与地理条件,以及“宁波帮”人士的助力,曾经是海防前线的宁波,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如今,长龙卧波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更是延伸着新时代的因海而兴和“跨越梦想”。

一系列的数据说明,“宁波的机会来了”。

从第16位到12位,这是宁波经济总量的迅速跃迁。2021年,宁波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2万亿元,居浙江首位;这一年,宁波实现工业增加值6298亿元,升至全国城市第7位。2021年,宁波位列“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六;规上工业企业数现已突破1万家。

这些数据,体现着宁波的工业立市定位之准,经济质量之高。

传统制造业向品牌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单项冠军”企业专注赛道迈向“更精”,新星企业技术市场“两手抓”……

宁波制造,风正劲,帆已满,继续开启征程。

相关问答

有哪些在 宁波 取景的电影?

宁波被称为影视之都一点都不为过。承接无数影视剧拍摄的象山影视城暂且不提,就宁波其他的一些地方依旧是电视取景的热门之地。《长江七号》周星驰兜兜转转了那...

光器件行业十大公司?

点评:联创电子主要涉及光学镜头方面的技术,技术人员多,研发投入高,具有持续的创新,创新‬能力强。06永新光学(603297)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在宁波...1...

大佬们 怎么选择!! 宁波 慈溪规格齐全的 镜头 抗内托盘, 镜头 抗...

[回答]业间托盘互相流转困难。对此,烟草物流企业应当共同遵循行业推荐托盘标准,逐步更新...对此,烟草物流企业应当共同遵循行业推荐托盘标准,逐步更新至...

镜头 :2008年2月24日至28日, 宁波日报 “两会”读者互动平台全...

[最佳回答]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从公民角度说,其积极意义在于:1、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2、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

诸位朋友求推荐 高品质压铸机集气罩生产厂家,压铸机集气罩...

[回答]宁波斯谱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宁波挺出名的。公司获得浙江省环境污染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评价证书,有能力为客户解决环保难题,而且服务质量很好,实行...

你在闲鱼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幸福里问答

2021年想买张显卡当时矿潮显卡价格很高然后在闲鱼买了一张官方锁算力的3060显卡回来用了一个周花了3580然后3060就被破解了可以挖矿然后我又挂...

虎胆魏城吴纯是谁演?

扮演者是宋美洁。电视剧《虎胆巍城》由齐星执导,齐星、王辉、郝钢编剧,徐佳、王文琪、齐奎、郭家铭、张路遥、冯国强等主演。该剧将镜头对准宁波镇海,讲述了19...

诸位老司机,急急急!!! 宁波 10大律师事务所哪家好,10大律师...

[回答]华为p10plus更好,华为P10Plus相比华为P10换装了更强大的f/1.8Summilux镜头。刘航律师擅长领域:劳动争议纠纷、民商事纠纷、公司股东及股权纠纷、合...

各位同志有谁能回复一下吗!! 宁波 江北供应灵活气体设备多少钱...

[回答]宁波百方气体公司前身系国营宁波炼气厂,始建于1958年,距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2000年12月经宁波市批准由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制。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

现实生活中你有遇到过UFO吗?

盘点国内近年来神秘UFO事件UFO中文名不明飞行物,俗称飞碟,值得指出的是在学术上,UFO与飞碟有区别。UFO是指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明性质,但又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