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 工业镜头 《大国重器》用精细镜头拍出“工业制造之美”

小编 2024-11-24 电性测试 23 0

《大国重器》用精细镜头拍出“工业制造之美”

用高清影像记录中国新时代工业成就

一眨眼,轰轰烈烈的上世纪90年代过去了,时光进入了新千年。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流水线的大规模应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这一时期,尽管如《金牌工人》《东方大港》《百炼成钢》《王进喜》《农民工》等以工人为描写对象的影视作品仍不在少数,但整体上呈现平庸之态。

2007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搞得人心惶惶,然而,人们同时惊讶地发现,中国经济居然保持了8%的高速增长,堪称奇迹。2009年,肖红霞、彭春霞、黄冬艳、邱小院、李春英、邓涛、曹彬等七名年轻的外地来深圳务工人员的照片和简短故事被美国《时代》杂志刊登。一夜之间,他们的笑容传遍世界。《时代》杂志还把当年“年度人物”榜单上唯一一个获奖群体颁给了“中国工人”。显然,此时的中国工人已在朝向高精尖的大国工匠之路上奋勇前行。纪录片《大国重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进城大潮】

《外来妹》

戏里戏外,都是时代的影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进一步开放,人员流动增加。进城打工,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他们从农民或者学生,摇身一变成为工人群体的一分子。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成为来料加工和进出口贸易的重镇。在“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共识中,全国各地的打工者、创业者云集广东,而本土的文艺创作者们也敏锐地发现了“外来工”这一新鲜题材。1990年,导演张良拍摄了一部名为《特区打工妹》的电影,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外来女工为主角的电影。1991年,由广州电视台摄制的10集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也把目光投向这一群体,主题曲《我不想说》随着剧集的热播而红遍大江南北。

《外来妹》塑造的外来务工者形象非常立体:六个从北方农村赵家坳来到广东打工的女子,性格各异,经历不同,最终也迎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有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走上不归路;有人与本地人结婚,留在了广东;有人又回到了赵家坳,因为感觉“金窝银窝好不过自己的狗窝”……其中故事最为精彩的,是聪明能干的赵小云(陈小艺饰),她从工厂小妹一路干起,做到拉长助理、拉长、生产主管,最后返乡为政府创办工厂并担任厂长,是“打工妹”中的佼佼者。

“被生活感动了”,是该剧导演成浩创作该剧的初衷,“当时广东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新鲜事物。外来工们进入珠三角,探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有付出、有得到,也有‘得不到’。”饰演“赵小云”一角的陈小艺,当年每集片酬仅200元。剧集播出17年后,成浩与陈小艺在广州番禺再聚首时,成浩忆起往事:“当时整个剧组的预算只有50万元。我们找到陈小艺,她问我拍这个片子‘给多少钱啊’,我说:‘我是导演,片酬最高,250元一集,你怎么也得200元一集吧!’”没想到,陈小艺当时一听就犯了愁:“啊?中央台找我都给300元一集呢……”

不过,从筹备之初,导演成浩就对《外来妹》抱着极大的信心:“当时跟陈小艺、汤镇宗他们几个演员签约的时候,我就许诺说,这部戏一定会红,你们可以通过这个戏出名……这样来诱惑他们。果然,《外来妹》后来拿了飞天奖一等奖。它确实是好,我还是心中有数的(笑)。”

放在时代大背景来看,《外来妹》的走红实属必然。有数据统计,1988年各地南下广东的外来工人数突破百万, 到上世纪90年代末突破千万。1989年从河南新野县来到广东打工的王馨,就是这千千万万外来工里的一员。与《外来妹》中的情节相仿,王馨跟随村里大队组织的“打工队伍”乘坐绿皮火车一起南下,之后进入东莞一家玩具厂。王馨对羊城晚报记者回忆说:“最不习惯的是饮食,因为我们在河南是吃面食的。”她的居住环境也跟《外来妹》中的宿舍场景相差无几。好在辛苦总算有回报,工作第一个月,王馨就拿到了200多块钱的工资,数额是在河南老家的两倍多。

第一个春节,王馨攒了800块钱给母亲;1992年,她升任组长,月工资也涨到450元;1993年,王馨跳槽成为另一家工厂的车间主任,月工资有800元;1994年,她到了东莞厚街的一家珠宝店工作,月工资为1500元。在几年的打工生涯里,王馨学会了粤语,自学了电脑、会计,还考取了初级会计证。

1997年,王馨拿着辛苦积攒下来的几万元,与同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兄长和弟弟等人一起开办了一家贸易公司,实现了从一个普通打工者到企业创办者的转变。2005年,王馨回到家乡新野县投办新厂,仅2017年一年,就给老家缴纳利税5200多万元,她也在2013年和2018年两度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跟《外来妹》中的赵小云一样,王馨从一个普通打工妹,逐步实现了人生的飞跃,书写了自己的奋斗故事。

“《外来妹》里的赵小云,好像就是我的故事。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打工妹。”王馨说。

【时代新声】

《大国重器》

纪实风潮,展大国工匠风采

2013年,高清工业题材纪录片《大国重器》面世。纪录片创作者们将镜头对准了装备制造业中处于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的产业工人,真实展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梦想。总导演刘宝恒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要把这部颇为“硬核”的片子拍得接地气并不容易:“工业题材片历来都是不好拍的,一来场景多是工厂车间,二来跟许多观众的日常生活还是有点距离,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为了让观众看得懂、喜欢看,刘宝恒及其创作团队一方面主张用精细的镜头拍出“工业制造之美”,另一方面注重强调人物及情感:“人物故事和制造故事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基本创作方向。”

《大国重器》推出后,不仅收视率高企,而且备受好评,一贯挑剔的豆瓣网友给出了8.8分的高评价,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上也获得了骄人的点击量。这让刘宝恒有点意外:“我们央视财经频道出品的优秀纪录片不在少数,但《大国重器》在当时还是创下了央视二套有史以来纪录片收视的新高。”现在回头看,他总结道:“不拍这个片子,我们也不知道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到什么水平了。年轻人看了这个片子,自豪感被激发了,在工业领域埋头苦干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是振奋。”

创作过程中,刘宝恒也深深震撼于工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技术水平:“上海电气有个女焊接工程师叫刘霞,她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团队克服了异种钢转子焊接这一技术难关,使得每根转子可节约成本100万元人民币。这种焊接工艺本来只有德国人懂,刘霞团队攻克后,焊接效率还远超德国人,西门子公司的专家也感叹‘excellent’。中国制造业效率提高靠的就是这样的工人。”

中国工人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匠心也让人为之动容。“我们去拍唐山的高铁工人,那里有个再普通不过的工种叫做接线员,一列动车5万根线、10万个接头,全部需要接线员手工完成。工作看似很普通,但必须达到100%零差错。接错一根线,整辆列车的行车安全都会受到重大影响。而每一个接线员都有专属的记名签,你的记名签跟你接好的线和这辆列车永久捆绑在一起,什么时候列车报废了,你接好的线才跟你没关系。如果这个列车一直在跑,这根线的质量一直跟你有关系,要一直负责到底。”在刘宝恒眼中,《大国重器》其实讲述了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这当中包含了几代中国工人的贡献:“中国的工业制造是有传承的,没有过去一代代工人的接力,现在这些高精尖的生产工艺也啃不下来。现在的工人很多都有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还不乏拥有高学历、高技术的世界一流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可以说,中国工人成就了中国制造。”

《大国重器》之后,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用客观真实的影像展现了新时代的工人群体。《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建设者》……一大批展现新时代中国工人形象的高分影片涌现出来。这些影视作品,从形式上、叙事角度上、解说风格上,都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观看习惯;在内容和主题上,不单瞄准了“高精尖”的现代工业,还对传统工匠精神进行了温习和弘扬。刘宝恒表示:“观众爱看,有收视率,这说明工业题材非常有生命力。多年以后,我们通过这些作品回顾这段历史,它是完全真实的,里面蕴含着中国工人的精气神。”

【片海拾遗】

《共和国不会忘记》

(1988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工业改革深入到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工业企业。电影《共和国不会忘记》讲述地处川滇交界的华江钢铁公司生产出现滑坡,总经理田耕临危受命,积极配合中央在华钢实行承包制改革,终于使企业转危为安。本片展现了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

《渴望》

(1990年)

“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因为一部电视剧《渴望》的热播,这句话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为流传。作为一部轰动全国的工人题材电视剧,《渴望》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该剧通过年轻漂亮的女工刘慧芳的形象,揭示了当时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剧集一经播出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影响力直至今天。

《大国工匠》

(2015年)

《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一共8集,每集长度41分钟,讲述24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当代中国工匠的人生故事,展示他们的职业绝技: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还有人的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片中的工匠们背景不同、年龄有别,却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影片从小处着手,传递了“精益求精,谨守匠心”的正能量。

《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年)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由叶君、萧寒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三集纪录片。摄制组进驻中国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单位——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进行拍摄,以年轻人的视角探索古老的故宫,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的“复活”技术。作为一部讲述“匠人精神”的纪录片,创作者们摒弃了宏大叙事,平实地记录了一群性情各异的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日常,风格细腻温软且富有人情味。该片受到年轻观众的热烈追捧,片中人物如王津、屈峰等一夜成了“网红工匠”。

《大国重器》:用精细镜头拍出“工业制造之美”

文/羊城派记者 艾修煜

【70年行业影像之工人篇(下)】

《大国重器》展现了中国工人的勤劳和智慧

【进城大潮】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进一步开放,人员流动增加。进城打工,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他们从农民或者学生,摇身一变成为工人群体的一分子。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成为来料加工和进出口贸易的重镇。在“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共识中,全国各地的打工者、创业者云集广东,而本土的文艺创作者们也敏锐地发现了“外来工”这一新鲜题材。1990年,导演张良拍摄了一部名为《特区打工妹》的电影,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外来女工为主角的电影。1991年,由广州电视台摄制的10集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也把目光投向这一群体,主题曲《我不想说》随着剧集的热播而红遍大江南北。

《外来妹》主题曲由毛宁和杨钰莹演唱

《外来妹》:戏里戏外,都是时代的影子

《外来妹》塑造的外来务工者形象非常立体:六个从北方农村赵家坳来到广东打工的女子,性格各异,经历不同,最终也迎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有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走上不归路;有人与本地人结婚,留在了广东;有人又回到了赵家坳,因为感觉“金窝银窝好不过自己的狗窝”……其中故事最为精彩的,是聪明能干的赵小云(陈小艺饰),她从工厂小妹一路干起,做到拉长助理、拉长、生产主管,最后返乡为政府创办工厂并担任厂长,是“打工妹”中的佼佼者。

《外来妹》描述外来女工的生活

“被生活感动了”,是该剧导演成浩创作该剧的初衷,“当时广东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新鲜事物。外来工们进入珠三角,探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有付出、有得到,也有‘得不到’。”饰演“赵小云”一角的陈小艺,当年每集片酬仅200元。剧集播出17年后,成浩与陈小艺在广州番禺再聚首时,成浩忆起往事:“当时整个剧组的预算只有50万元。我们找到陈小艺,她问我拍这个片子‘给多少钱啊’,我说:‘我是导演,片酬最高,250元一集,你怎么也得200元一集吧!’”没想到,陈小艺当时一听就犯了愁:“啊?中央台找我都给300元一集呢……”

陈小艺饰演赵小云

不过,从筹备之初,导演成浩就对《外来妹》抱着极大的信心:“当时跟陈小艺、汤镇宗他们几个演员签约的时候,我就许诺说,这部戏一定会红,你们可以通过这个戏出名……这样来诱惑他们。果然,《外来妹》后来拿了飞天奖一等奖。它确实是好,我还是心中有数的(笑)。”

放在时代大背景来看,《外来妹》的走红实属必然。有数据统计,1988年各地南下广东的外来工人数突破百万, 到上世纪90年代末突破千万。1989年从河南新野县来到广东打工的王馨,就是这千千万万外来工里的一员。与《外来妹》中的情节相仿,王馨跟随村里大队组织的“打工队伍”乘坐绿皮火车一起南下,之后进入东莞一家玩具厂。王馨对羊城晚报记者回忆说:“最不习惯的是饮食,因为我们在河南是吃面食的。”她的居住环境也跟《外来妹》中的宿舍场景相差无几。好在辛苦总算有回报,工作第一个月,王馨就拿到了200多块钱的工资,数额是在河南老家的两倍多。

2018年,王馨与杨钰莹在《流淌的歌声》节目同唱《外来妹》主题曲《我不想说》

第一个春节,王馨攒了800块钱给母亲;1992年,她升任组长,月工资也涨到450元;1993年,王馨跳槽成为另一家工厂的车间主任,月工资有800元;1994年,她到了东莞厚街的一家珠宝店工作,月工资为1500元。在几年的打工生涯里,王馨学会了粤语,自学了电脑、会计,还考取了初级会计证。

1997年,王馨拿着辛苦积攒下来的几万元,与同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兄长和弟弟等人一起开办了一家贸易公司,实现了从一个普通打工者到企业创办者的转变。2005年,王馨回到家乡新野县投办新厂,仅2017年一年,就给老家缴纳利税5200多万元,她也在2013年和2018年两度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跟《外来妹》中的赵小云一样,王馨从一个普通打工妹,逐步实现了人生的飞跃,书写了自己的奋斗故事。

“《外来妹》里的赵小云,好像就是我的故事。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打工妹。”王馨说。

【时代新声】

一眨眼,轰轰烈烈的上世纪90年代过去了,时光进入了新千年。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流水线的大规模应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这一时期,尽管如《金牌工人》《东方大港》《百炼成钢》《王进喜》《农民工》等以工人为描写对象的影视作品仍不在少数,但整体上呈现平庸之态。

2007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搞得人心惶惶,然而,人们同时惊讶地发现,中国经济居然保持了8%的高速增长,堪称奇迹。2009年,肖红霞、彭春霞、黄冬艳、邱小院、李春英、邓涛、曹彬等七名年轻的外地来深圳务工人员的照片和简短故事被美国《时代》杂志刊登。一夜之间,他们的笑容传遍世界。《时代》杂志还把当年“年度人物”榜单上唯一一个获奖群体颁给了“中国工人”。显然,此时的中国工人已在朝向高精尖的大国工匠之路上奋勇前行。纪录片《大国重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大国重器》:纪实风潮,展大国工匠风采

2013年,高清工业题材纪录片《大国重器》面世。纪录片创作者们将镜头对准了装备制造业中处于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的产业工人,真实展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梦想。总导演刘宝恒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要把这部颇为“硬核”的片子拍得接地气并不容易:“工业题材片历来都是不好拍的,一来场景多是工厂车间,二来跟许多观众的日常生活还是有点距离,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为了让观众看得懂、喜欢看,刘宝恒及其创作团队一方面主张用精细的镜头拍出“工业制造之美”,另一方面注重强调人物及情感:“人物故事和制造故事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基本创作方向。”

《大国重器》用高清影像记录中国新时代工业成就

《大国重器》推出后,不仅收视率高企,而且备受好评,一贯挑剔的豆瓣网友给出了8.8分的高评价,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上也获得了骄人的点击量。这让刘宝恒有点意外:“我们央视财经频道出品的优秀纪录片不在少数,但《大国重器》在当时还是创下了央视二套有史以来纪录片收视的新高。”现在回头看,他总结道:“不拍这个片子,我们也不知道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到什么水平了。年轻人看了这个片子,自豪感被激发了,在工业领域埋头苦干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是振奋。”

创作过程中,刘宝恒也深深震撼于工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技术水平:“上海电气有个女焊接工程师叫刘霞,她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团队克服了异种钢转子焊接这一技术难关,使得每根转子可节约成本100万元人民币。这种焊接工艺本来只有德国人懂,刘霞团队攻克后,焊接效率还远超德国人,西门子公司的专家也感叹‘excellent’。中国制造业效率提高靠的就是这样的工人。”

总导演刘宝恒

中国工人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匠心也让人为之动容。“我们去拍唐山的高铁工人,那里有个再普通不过的工种叫做接线员,一列动车5万根线、10万个接头,全部需要接线员手工完成。工作看似很普通,但必须达到100%零差错。接错一根线,整辆列车的行车安全都会受到重大影响。而每一个接线员都有专属的记名签,你的记名签跟你接好的线和这辆列车永久捆绑在一起,什么时候列车报废了,你接好的线才跟你没关系。如果这个列车一直在跑,这根线的质量一直跟你有关系,要一直负责到底。”在刘宝恒眼中,《大国重器》其实讲述了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这当中包含了几代中国工人的贡献:“中国的工业制造是有传承的,没有过去一代代工人的接力,现在这些高精尖的生产工艺也啃不下来。现在的工人很多都有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还不乏拥有高学历、高技术的世界一流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可以说,中国工人成就了中国制造。”

《大国重器》之后,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用客观真实的影像展现了新时代的工人群体。《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建设者》……一大批展现新时代中国工人形象的高分影片涌现出来。这些影视作品,从形式上、叙事角度上、解说风格上,都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观看习惯;在内容和主题上,不单瞄准了“高精尖”的现代工业,还对传统工匠精神进行了温习和弘扬。刘宝恒表示:“观众爱看,有收视率,这说明工业题材非常有生命力。多年以后,我们通过这些作品回顾这段历史,它是完全真实的,里面蕴含着中国工人的精气神。”

【片海拾遗】

《共和国不会忘记》 (1988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工业改革深入到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工业企业。电影《共和国不会忘记》讲述地处川滇交界的华江钢铁公司生产出现滑坡,总经理田耕临危受命,积极配合中央在华钢实行承包制改革,终于使企业转危为安。本片展现了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

《渴望》 (1990年)

“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因为一部电视剧《渴望》的热播,这句话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为流传。作为一部轰动全国的工人题材电视剧,《渴望》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该剧通过年轻漂亮的女工刘慧芳的形象,揭示了当时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剧集一经播出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影响力直至今天。

《大国工匠》 (2015年)

《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一共8集,每集长度41分钟,讲述24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当代中国工匠的人生故事,展示他们的职业绝技: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还有人的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片中的工匠们背景不同、年龄有别,却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影片从小处着手,传递了“精益求精,谨守匠心”的正能量。

《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年)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由叶君、萧寒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三集纪录片。摄制组进驻中国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单位——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进行拍摄,以年轻人的视角探索古老的故宫,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的“复活”技术。作为一部讲述“匠人精神”的纪录片,创作者们摒弃了宏大叙事,平实地记录了一群性情各异的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日常,风格细腻温软且富有人情味。该片受到年轻观众的热烈追捧,片中人物如王津、屈峰等一夜成了“网红工匠”。(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图片 | 资料图片

责编 | 吴慧玲 邵梓恒 张德钢

实习生 | 周子厚

相关问答

论坛上有售卖价格极低的C、CS口的 镜头 (一般为 cctv 废弃 镜头 ),效果如何,怎样使用?

这种镜头也要分具体情况分析的。如果是因为cctv升级设备,更新换代而已,原来旧的这些镜头在新的设备上对接不上,比如卡口配对不了,又转接不了,才被淘汰的话...

CCTV镜头 值得买么?-ZOL问答

您好,我最近新买了一台微单相机,现在准备给相机买支新镜头,听说有一种镜头叫做CCTV镜头,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镜头,请问CCTV镜头好不好?CCTV镜头的成像效果怎么样...

什么是 cctv 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英文:Closed-CircuitTelevision,缩写CCTV)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其前端一般...

选择 工业 相机 镜头 时,需要注意什么?

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对成像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它对成像质量的几个最重要指标都有影响,包括:分辨率、对比度、景深及各种像差。镜头不仅种类繁多...

手动 镜头 还有入手的必要吗?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针对具体的人群,我来分析推荐一下吧!1,针对老年人,眼睛不好了,还是别折腾手动对焦的镜头,非常麻烦,伤眼睛,效率低,专心玩对...手动镜...

央视女主播朱晓琳老公是谁?为什么要在 镜头 前漏乳沟? - 红网问答

而其实在播音之前,她就在微博上秀出了自己今天的服装,称自己非常喜欢。可能是上镜之前自己没有注意到,坐到镜头前,观众都盯着看,很容易发现的。朱...

cctv镜头 无法释放快门?

每次这样吗?你不知道什么牌子的相机。尼康,侧对镜头,是一个连续对焦,单次对焦,手动对焦拉,把手动对焦的位置,因为。我遇到了相机在对焦快门不能释放...每...

tamron 镜头 是什么牌子?

TAMRON腾龙,是世界三大CCTV镜头品牌之一。由世界知名的专业镜头生产厂商,腾龙株式会社设计制造。腾龙株式会社创业于1950年11月1日,是世界知名的专业镜头生产...

cctv镜头 c接口能不能转尼康F口,在那买?

C口无法转NIKON口,绝大部分镜头都不可以转NIKON接口(除了DKL口和中画幅的P6口之外),C口只能转到微单上面用C口无法转NIKON口,绝大部分镜头都不可以转NIKON接...

cctv 的,直播延迟了多久?

cctv的,直播延迟三十秒央视在进行节目实况直播时,为保证播出安全,都会有三十秒的技术延时。也就是说,电视观众所看到的节目,实际上是三十秒之前发生的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