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IX全球首发:液态镜头是啥?一篇文章看懂原理
如今看来,小米可能又要掀起一波“黑科技”浪潮了。在小米官宣3月29日发布会之后,又连续公布了重磅消息,小米MIX回归,我们又要见到黑科技满满的概念机了。同时小米也宣布会在这款手机上全球首发液态镜头。那液态镜头是什么东西?是用液体做的镜头吗?液态镜头是一项已经被潜心研发十余年终于有希望量产的技术,想要了解它并不难,一篇文章让你看懂。
先说说现在的镜头啥样,就拿最常见的相机镜头举例子。现在的镜头由很多镜片组成,不同的镜片各司其职,其中有负责对焦和变焦的镜片,实现对焦和变焦的办法就是让镜片来回移动,手机镜头的原理也一样,只是更简单一点。由于要给镜片留出移动空间,加上要给镜片装上来回移动的马达,所以镜头往往又大又长。
但这种看似合理的技术,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又很奇怪。作为世界上最精密的光学仪器——人眼,远没有镜头这么复杂。人眼只不过是让睫状肌压迫晶状体变形就实现对焦了,可以把晶状体看作镜片,只不过这个镜片是柔软的,会变形,就以非常简单的构造实现了如同相机镜头般复杂的功能,而且对焦速度远远超过了相机镜头。
那如果设计一种镜头,镜片也是柔软可变形的,是不是就能用同样简单的构造实现复杂的对焦和变焦功能,而且同样速度快如闪电?说对了,这就是液态镜头。和传统镜头相比,液态镜头里负责对焦的镜片位置是可以固定不变的,然后通过镜片的弯曲程度来实现快速对焦。当然只要有合理的设计,变焦功能也可以同样轻松实现,而且也可以非常迅速。
液态镜头除了对焦、变焦快之外还有更多优势,最吸引人的一个就是能够缩小体积。这也很容易理解,镜头里没有需要移动的模组了,那就可以压缩掉部分空间,驱动电机形态变化了,也可以优化体积;然后脑洞稍微大开一下,既然镜头本身可以变形了,那是不是顺便把防抖也做到镜片上?这就更吸引人了。
看起来吸引人,但相关开发简直是地狱难度。不管三星还是索尼,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投入研发并且申请相关专利。但十几年过去了,液态镜头至今还停留在纸面上,这是因为研发起来困难重重。比如既要能变形,又要在任何形态下都有优秀的光学性能,对于关键材料的研发就十分困难;至于如何让镜头变形,不同的厂商也在设计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而理论上研发完成,又要面临成果转化的问题,如何降低生产难度和提升良品率。
更进一步说,这样先进的镜头设计,对于现有的相机行业来说也会带来一次不小的冲击,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动辄上万元的传统镜头面临贬值,所以液态镜头研发十多年里都没有进展,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甚至可以这么说,这项技术更适合在一个全新的产业里诞生和发展,手机就是相当不错的载体,此时大概也能理解为什么全球首发是小米,而不是那些老牌相机厂商了。
液态镜头还是可变长焦?哪个方向才是正确的?
你出门游玩还会带相机吗?相信很多人已经会脱口而出“不带”,随着手机拍照方面的不断发展,目前一台普通手机拍摄出的画面,足够讨好眼球,对于社交网络的分享方面已经绰绰有余。不过,为了在影像方面做的更好,手机也是经历了从单摄像头到多摄像头的发展,如今三摄、四摄已经是市面上手机影像系统的主流。其中主要包括了主摄、超广角、长焦等不同功能的镜头模组。
当人们都在思考,手机是否会堆“料”堆到更多摄像头的时候,似乎手机品牌都已经在摄像头数量上保持了“克制”,但不代表手机的镜头就此“停止进化”,手机品牌对于摄像头方面都做出了差异化的功能改进。有主打双、三主摄的,将三颗传感器的规格都得到提升,让每一个镜头都能获得更好的画质。有的采用更好的防抖设计,提高成片。不过,在现在,有两个手机镜头概念被人们所关注和看好,其中一个是液态镜头;另一个则是可变长焦。
那么这两个镜头为何人们更加关注,各自有着怎样的优点和缺点?两颗镜头哪一个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两钟镜头产品各自的特性。
“你是我的眼”液态镜头
说到液态镜头,很多人可能还很陌生,目前该类型的镜头已经搭载在小米MIX FOLD上,其在小米MIX FOLD上,可以实现一颗镜头同时实现长焦和微距两种功能。看似两个“背道而驰”的功能,为何能够由一颗镜头搞定,这就是液态镜头的魅力。
其原理其实非常好理解,可以将镜头的镜片理解为我们眼球的晶状体,我们眼镜在想要看清物体时,我们的睫状肌会拉伸眼镜中的水晶体,以达到调节焦距的目的。而液态镜头也是类似,镜头中加入流动性液态组件镜片,通过电压调整的方式挤压液态镜片,可连续改变其光焦度。
也就是说,有了液态镜头的加入,手机仅一个镜头就可以再微距和长焦的功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机身有限空间内,对于手机对焦的提升。但目前,液态镜头也并非“无懈可击”,其仍然面临很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透光率问题,由于液态镜头采用的是液体,相比玻璃,可能在成像质量上有些变化。另外通光孔径相对更小,杂散光多,需要解决。
不过,能够通过一个镜头完成变焦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相比传统的固态玻璃镜组,液态镜头有着体积优势,非常值得期待。但未来真的只有这一种方向么?也不尽然。
“固态才是王道”可变长焦
液态镜头虽好,但仍然面临着材质似对于画质的影响问题,不过,如今人们对于玻璃的光学性能已经了解颇深,固态的玻璃仍然时极佳的镜头材料。不过,如今越潜望式长焦镜头,迎来了新的变化。用于手机的可变长焦已经出现,索尼Xperia 1 III就搭载了一个等效75mm和105mm两个焦段之间可切换的镜头,通过调整潜望式长焦内的镜片,实现的此效果。
好处是什么呢?目前,手机上潜望式长焦镜头的焦距是固定的,通过与其他摄像头结合,再利用处理的方式,实现的长焦放大倍数,而潜望式长焦的倍率是固定的。此次索尼Xperia 1 III则创造了一个可变的长焦镜头,70mm和105mm两个焦段,虽然目前来看,70-105之间还是进行数码处理,但已经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可变式长焦的镜头,或许能够成为替代目前多摄的一种方法,只是将传统的多镜片镜头横向排列,再进行镜片的移动,以完成更多焦段的控制。
不过,这样的路线也有着其局限性,首先就是目前潜望式长焦手机越来越少,其背后的原因就是潜望式长焦镜头过于占用手机内部空间。同时,传感器在潜望式长焦内主要还是横向放置,手机的厚度限制了长焦传感器的大小。
不过,这样长焦的仍然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发展方向,并且对于更大倍率的长焦来说非常合适。或许,液态镜头+可变长焦也是未来的一种双赢发展方向?这还是要看未来手机的发展和设计突破了,期待两种镜头发展路径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拍摄体验。
(7672767)
相关问答
【分离 液态 空气的 原理 】作业帮[最佳回答]利用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先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然后再加热,使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就是液态氧气.利用空气中氮气...
什么是温度?液体温度计的工作 原理 是什么?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最佳回答]1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热胀冷缩的来制造的3实验室的温度计有热电偶温度...
液态 金属电池 原理 ?原理就是利用液体之间的密度差使他们分层,在通过正负极之间的吉布斯自由能差,使得电子定向移动。常见液态金属电池的电极由液态金属制成,相比较固态电池的好...
地铁安检时检测液体的设备是什么 原理 ?采用了一种名为QuasistaticElectricalTomography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评测出一种媒介电子特性的空间分布,从而无论容器的材质如何都可以判断出液体的性质。...
闪蒸 原理 是什么?闪蒸的原理就是高压的饱和液体进入比较低压的容器中后,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这些饱和液体变成一部分的容器压力下的饱和蒸汽和饱和液。闪蒸的原理就是高压的饱...
液体容重 原理 ?容重也称为重度,指单位容积内物体的重量,常用于工程上指一立方的重量,如单位体积土体的重量。也表示物体因受地球引力而表现出的重力特性,对于均质流体,指作...
核潜艇采用的 液态 金属反应堆有哪些优势?“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是指以液态金属作为“冷却剂”的反应堆。液态金属的导热性能好,可在高温下工作。由于液态金属作为反应堆冷却剂有很大的优势,所以现在核...
物理中的气化和液化的 原理 、特点是什么?气化和液化都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去实现液体气化是指当温度升到沸点以上时,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特点是物体相的改变,由液相转变为气相,体积急剧增加,吸热,压强越...
液体暖宝宝 原理 就是那种里面是透明液体和一个铁片,冷的时候...[最佳回答]袋里装的是过饱和溶液醋酸钠,掰动里面的金属片其实是应用摩擦消除了过饱和溶液并不稳定的“稳定”状态,使溶液在金属片表面形成微小晶核并迅速生长,...
dyn/cm换算成kg/h2_作业帮[回答]通常,由于环境不同,处于界面的分子与处于相本体内的分子所受力是不同的.在水内部的一个水分子受到周围水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0,但在表面的一个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