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茂德其人其事
他虽已不在江湖,
但江湖上仍然有他的传说。
多年以后,面对火热而躁动的高考季,沈茂德总会想起那个让他数次哽咽落泪的上午。
那时候,沈茂德还是天一中学校长,也是在任最后一年了。那天,阳光明媚,在毕业典礼上,他为毕业生做了一场意味深长的演讲,题为《离开天一,我们应该带走什么》。
两个月后,年满六十的沈茂德也离开了天一,他又从这片土地上,带走了什么呢……
一、
一切都是从土地开始的,沈茂德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如今,无锡人均GDP是全国的天花板,这里所谓的农村也是富得流油,和“土”字几乎不沾边。但50多年前,在无锡玉祁长大的沈茂德可是全身都冒着土气。
时间翻回1972年,和村里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沈茂德在家门口读完了初中,但和小伙伴不一样的是,那一年就他一人考上高中,成了“全村的希望”。
沈茂德从小人送雅号“知知” ,因他知道的多,小小年纪,腹笥甚广,简直就是行走的小百度。关键他不仅肚里有货,还言之有词,锦心绣口,滔滔不绝。
这份特长,沈茂德一直保持着,和风味独特的“锡普”同时成为他说话时的两大特色。所以,在那时的小伙伴眼里,他不上高中,谁上?
但是,三年高中,一晃而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左一 沈茂德高中毕业照)
沈茂德没能上得了大学,老师无不惋惜地说:“沈茂德,你就安心在农村吧,争取做个农技员。” 这话怎么说呢?好心是好心,但扎心也是真扎心。
而且,这句话里还有意无意隐藏了命运的密码,我们后面慢慢再说。
沈茂德与大学失之交臂,倒不是因为他成绩渣,沈茂德可是学霸,霸到什么程度呢?反正年年能“霸”住班长这个位置。考试分数那叫一个高,然而,更高的是他的家庭成分,高到挡住了通往大学的路。
此时,沈茂德刚刚成年,血气方刚又对人生充满无限的遐想与希望,可现实却给了他无情一击,对他来说,这就像刚刚要远航的帆船被折断了桅杆。
那份失落、彷徨与愤懑难以言表,关键是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沈茂德握惯了笔的手,不得不握起了锄头,一年、两年、三年……
沈茂德难道真的只能像老师说的那样,安心在农村“躺平”,争取做个农技员?幸运的是,那位老师的话,只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
二、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如果说,有的人出生时就含着金汤匙,那么沈茂德少年时代的农村人,出生时都含着一把土铲子,整天就是“锄大地”的命。转眼,沈茂德在农村伺候土地三年了,当然,这三年也不全是天天干农活,他还有个“副业”,办了个“间歇性补习班”。
附近有被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都会慕名来请他给辅导辅导。自己满腹才情,却只能替他人做嫁衣,即使几十年以后谈起其情其境,沈茂德内心还有一分痛楚。
直到有一天,田头大喇叭里传来一个久违的词——高考。 沈茂德如大旱之望云霓,他敏感地觉察到: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一声春雷,恢复高考。时间紧迫,立即行动,沈茂德回到玉祁中学老旧的宿舍里复习迎考,老师倒是不收一分钱,但条件嘛,何止是简陋,简直就是没有。
辅导书,没有!教科书,没有!课桌椅,没有!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和积蓄已久的澎湃热情。
当然也没有悬念,沈茂德一击必中,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时为南京师范学院),他不用再修理地球了,但是要研究地球了,因为他读的是地理系。这似乎预示着:他这辈子注定和土地有缘。
(沈茂德大学门口留影)
进入大学,沈茂德就感到两个“大”:一是同学年龄真大,已婚的一大批,有的还是携妻带子来报名的;二是图书馆真大,既已坐拥百城,岂可宝山空归?
沈茂德后来回忆自己大学生活这样写到:
“图书馆是记忆最深的地方,因为常进图书馆,有了与众多不可见的大师心灵间的对话;因为读书才有了内心的信仰与价值的追求,有了涤荡胸怀、澄怀观礼的洗礼,有了思考与写作的习惯”。
沈茂德读书的这一方天地,往前两百年叫做随园,随园住着一位青史留名的文人,那就是袁枚,袁枚曾有一副对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此联颇能形容沈茂德此时的状态与心境。
(沈茂德大一时期)
几乎同时,就在沈茂德上大学的这一年,家乡无锡的一所中学更名了,而这所中学以后将和他风云际会,上演出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
只是,这时的沈茂德还不知道罢了。
三、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演艺圈有个经典套路,大家很眼熟:主角突发状况,配角临时救场却一炮而红。这戏剧性的一幕,就在沈茂德身上真实上演过。
说这话是在1982年,沈茂德毕业后在梅村中学当老师,和很多职场小白一样,他此时并不引人注目,跟在师傅张老师后面实习,可谁知道,仅仅两个月后,有了突发状况。
张老师严重的颈椎病发作,几次昏倒在讲台上。教务处找到沈茂德:“小沈,看样子要你顶高三了。” 说是征求意见,其实就是告知。因为学校也没有“余粮”呀,拢共就两名地理老师。
沈茂德懵了,这也难怪,他大学刚毕业俩月,比高三学生大不了多少,几乎没有教学经验,硬着头皮走进高三教室,窘得就像相亲一样。此时如果要送他一首歌,最贴切的就是龚琳娜的神曲——《忐忑》。
人的一生,机遇就像小偷,来的时候悄无声息,如果你没抓住,走的时候让你损失惨重!而沈茂德这次明显抓住了,为了上好课,他到处拜师学艺,天一中学、无锡县中、玉祁中学、钱桥中学、安镇中学……处处有他蹭学的身影,他倒也不觉得累,但他的坐骑——那辆“二八大杠”却累够呛。
后来,这一届学生每每聚会时,还一直念叨,“沈老师第一年教学成绩就不错”。沈茂德每念及此,就热血沸腾,后来的沈茂德也一直是这样,一被孩子表扬,他就高兴得像个孩子。
莫嫌分秒来去少,应知点滴得失多。在学生们的夸赞声中,沈茂德一直在持续进化,12年后,他也成了梅村中学的副校长。
梅村是一座千年古镇,泰伯奔吴,于斯建都,让多少文人骚客魂牵梦萦的杏花春雨江南,此处也是嚆矢滥觞。这里也给风华正茂的沈茂德留下了太多美丽的回忆,春日校南的小河清澈灵动,深秋周边的稻田流金荡漾,在这样田园牧歌式的水乡小镇,沈茂德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他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话,前文说过,沈茂德一直有写作的习惯,当了老师也一直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隔三差五就要去报社拿稿费,一来二去呢,就和报社会计成了熟人。
后来熟人变媒人,会计认准沈茂德品貌双全,赶紧把好友小浦姑娘推上前台。就这样,年轻的沈茂德,靠写作也算是“财色兼收”,在恰当的时间遇到恰当的人,做了恰当的事,这或许就是爱情的模样。
这位小浦姑娘不但品貌端正,还烧得一手家常好菜,在未来日子里,更给了丈夫太多的支持与呵护,我们后面还要慢慢说。
成家立业,结婚生子。那时的沈茂德以为,自己会一直在这里,上课、育人、读书、教子……直到1994年暑假,毫无预兆的,无锡县委组织部突然来电话,说要找他谈话。
局势很快明了,沈茂德要被调走了。
年轻人的离别,总有浪漫的伤感和干云的豪气,那是一个晴朗的夏夜,二十多名情如兄弟的同事来送别沈茂德,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清风、朗月、杯中酒,这群年轻人最后竟号啕大哭。
沈茂德也醉了、哭了……,此时的他可能没有察觉到,自己将要去往的地方,正是他职业生涯的应许之地。
四、
1978年,沈茂德弯道超车考上大学。也就在这一年,无锡一所农村中学也迎来了转折点,那就是天一中学,那一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无锡县天一中学”,并开始列入省重点。
(70年代天一中学校门)
十六年后的1994年,沈茂德早已褪去青涩,清俊疏朗,他在人生最好的时光里遇见天一中学。
再过二十二年,当校长沈茂德头发花白的时候,天一中学早已光彩照人、声名显赫, 70周年校庆那天,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神采飞扬的沈茂德轩轩如朝霞举。这一天,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刚到天一中学时的种种“窘境”。
刚到天一中学,沈茂德还是做副校长。其实不管是正校长,还是副校长,待遇倒也不分轩轾,六名校长全挤在一个办公室里。而比办公条件更艰苦的,是居住条件。
沈茂德和另外一名副校长杨政雷合住一间宿舍,这宿舍空间狭小不说,还地形险要,雄踞二楼,下面是云雾缭绕的开水房,供应全校开水,不远处就是锅炉重地,一条烟囱,黑烟冲天,十分醒目。
沈茂德后来说起这段,总是自嘲,说住在开水房上其实挺好,冬暖夏热,暖和!但是沈茂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第二天凌晨,熟睡中的他俩几乎同时惊醒,朦胧中感觉房在震动,还带着异响。莫非这房启动振铃模式了?
两人惊慌失措中起床侦察,可外面没啥异样,奇怪的是,刚躺下又一阵晃动,这才发觉问题出在楼下。
原来,每天天不亮,楼下的锅炉就要启动,向开水房注入蒸汽,那动静非同小可,恰似装修的冲击钻,绵长又摄人心魄。锅炉不能不用,可两位副校长总不能不睡觉吧?怎么办呢?将就呗,又不是不能将就。
学校把烧开水的时间延迟,五点起火,六点沸腾,不能再迟了,再迟师生早晨起床就用不上开水了。
就这样,沈茂德坐拥一个蒸汽式巨型闹钟,五点点火,六点轰鸣,准时进入震动模式。沈茂德后来形成了六点起床的习惯,和这个不能说没有关系。
(80年代天一中学校门)
这间振动版宿舍,沈茂德整整住了五年,两年后杨校长搬走,沈茂德的爱人,也就是我们上文说的小浦姑娘,此时已是“沈夫人”,就搬过来了,虽是蜗居生活,但夫妻举案齐眉。熟悉沈茂德的人都知道,他的贤内助浦幕英,在学校宿舍里住了十多年,没有怨言,照顾丈夫无微不至,羡煞旁人。
他们的爱情不在花前月下,而是在风雨同舟时,柴米油盐间!
(沈茂德与爱人浦幕英)
沈茂德在蜗居,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许多老师寄居在“医院”呢,不要诧异,当时有的教工宿舍就是由乡镇老医院改造而来的,环境阴暗潮湿,夏天闷热无比。
1995年6月的一天,沈茂德在燠热的走道里,竟然看到这样一幕:男教师一边挥汗一边批作业,还光着膀子,那油亮的光膀子反射着楼道昏暗的灯光。
老师们见校长夤夜来访,忙去院井里取出西瓜以瓜相待。凉水拔过的西瓜甜滋滋、凉丝丝,可看着老师的如此这般下榻环境,沈茂德手里的瓜,顿时不香了!
此情此景 ,沈茂德想不思绪万千都难。
学校住房太紧,每间宿舍都有十几名同学——挤着!
食堂条件太差,很多师生吃饭只好——站着!
图书馆更是传说,只能心心念念地——想着!
所有这一切,都让沈茂德并不脆弱的心——揪着!
那一夜,一个在他心中翻腾已久的念头,此时已成惊涛骇浪。
五、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俱欢颜
建楼!建楼!建楼!沈茂德的念头很简单,可办起来太难了。原因倒也简单,没钱呐!校长们拢在一块合计过,学校盖大楼资金不多不少,大概要100万。100万,搁现在的无锡根本不算个事儿,都不够买套房的。可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校长的月薪才小几百块钱啊。
山珍海味离不开盐,走遍天下离不开钱。这一年,沈茂德已任校长,可此时,他这一校之长囊中羞涩。钱从何来呢?从此,沈茂德和学校书记刘昌荧、副校长杨政雷、虞进兴就好像一组打了鸡血的推销员,四处奔波。最终,钱是没有,但是,一个新法子有了!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苏南,这里上千年的财赋之地,人文渊薮,苏南人普遍有一种市场意识和创新自觉,看似温润,其实颇有韧劲。沈茂德身上也不乏这种特质。他们想出来的办法是——招商引资,寻找天一中学的天使投资!
这里就有必要花点时间,把镜头拉远一些,交代一下时代背景。天一中学当时属锡山市(原无锡县),虽然只是一个县,但富甲天下,左手“华夏第一县”,右手“乡镇企业发源地”,两块金字招牌光彩夺目,有其一便可睥睨群雄,遑论兼而有之。这里亿元镇、亿元乡俯拾即是,亿元村也不稀罕。
而且,无锡这个地方有个非常好的风气,就是有钱了特别愿意花到教育上。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一下无锡各名校的历史,不难发现,众多学校的源头都是由地方名流出资设立。代代相传,踵事增华。
他们信奉: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树长风烟。
六、
俗话说,没有金山银山,打不起战,没有米山面山,盖不起房。1996年,那是一个秋天,沈茂德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学校“招商引资”大丰收,关键是成立了校董事会,背靠大树好乘凉,当年就筹资98万。
万事俱备,东风亦盛。在这过后的几年里,天一中学就如同开了挂,节奏快得就像无锡这座城的建设一样,追风逐日。从教工家舍到学生公寓,连图书馆带实验楼,由博爱楼并教学楼,就连食堂都一起脱胎换骨了。
这几年里,天一中学还有件大事发生。
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天一中学。并一直沿用至今。
(90年代天一中学校门)
看着今非昔比的校园,彼时的沈茂德一定会踌躇满志。毕竟,学校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不为过。
然而,翻天覆地之后还有改天换地。
几年之后,天一中学和沈茂德的故事,将换一片天地继续上演。
七、
凤凰鸣矣 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 于彼朝阳
2005年,天一中学搬家了。从西漳搬到东亭,离无锡中心城区近了。
学校进城,校长沈茂德却越来越像“乡下人”。因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句话:我是一名农夫。
很多人都奇怪:明明他是校长,为什么自称农夫?
沈茂德自有标准答案:我认为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校长要像农夫热爱土地一样热爱校园
校长要像农夫呵护庄稼一样呵护学生
校长要像农夫一样辛苦耕耘,耐心等待孩子们成长……
(天一中学的麦田)
慢慢的,“教育农夫”成了他的一枚标签。教育是农业,这非一句话两句话能道尽。但隐约中,我们能感受到一名老师带着韧性的朴实,带着深思的善意,带着平静的坚持。
我曾和很多天一中学毕业的80后、90后聊过,他们总是无比沉浸在高中时代美好回忆里。我问为什么?
他们说,沈茂德还是有一套的,他们喜欢在天一中学时,那种被尊重的感觉,还有自由的空气。
沈茂德做教育农夫很成功,不知道,这时候他会不会想起30多年前,那位老师劝他的话“沈茂德,你就安心在农村吧,争取做个农技员。”
如果教育是农业,沈茂德真的成了一名出色的农技员。那位老师的话,没猜中开头,却猜中了结局。
沈茂德自称农夫,却没有把学生称作庄稼。他对学生的昵称,倒很有地理老师的本色,称之为金矿。在沈茂德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只不过有的深有的浅,学校要做的就是挖矿,帮助每一名孩子实现梦想。
孩子们美滋滋地接受了这个称呼,并投桃报李,反手给了自己校长一个雅号——矿长!
自称农夫,他称矿长。让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沈茂德的校长生涯——不想做农夫的校长,不是好矿长!
八、
历史进入2006年,这一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而天一中学和沈茂德也走出了自己的三峡,就像蓄势已久的湍流,奔腾过险滩,激越过峡谷,终于汇入磅礴大河,自有气象万千。
从这个时候开始,天一中学声名鹊起,沈茂德的名字也在媒体上频频出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在我们的身边,往往有一种无形的场能,明明你对其不大了解,却能为其所吸引,明明你没有亲身体验,却自然对其信服。这种神奇的力量,在人的身上,我们有时称之为人格魅力,在物的身上,我们可称为为品牌。
是的,天一中学有一股冲动,成为品牌的冲动,想成为“无锡人心中的品牌”(原话为天一中学时任书记冯朴首提)。沈茂德后来回忆,从2006年开始,天一中学进入了十年高速发展期。有没有成为品牌,现在无疑已有答案。
此后,沈茂德和天一中学的故事,越来越多,且在无锡和周边亦为人所熟知,这里无需赘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天一中学孺子牛广场)
一个企业可能因一人而兴,一家公司可能因一人而立。但是,一所学校不会,学校的运行自有其内在逻辑和深层规律。需要几代人的坚守、学风的传承和时间的积淀。
而沈茂德在天一中学这20多年里,无疑是站在理想这一边,成了时间的朋友。 他带给天一中学的,像天一中学带给他的一样多。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2018年,又是一个毕业季,又一批学生就要离开校园,沈茂德做了一场演讲,题目叫做《离开天一,我们应该带走什么》。这场演讲意味深长,沈茂德泪洒当场。
那时,沈茂德肯定不止一次问自己,离开天一,我又留下了什么……
如果他是一名农夫,在他身后,在这片土地上,已是满地金黄。
(文:金失 图:天一中学官网 沈茂德 卢易 编辑:依依)
一款乳胶床垫销售就过亿元,扬州这个小镇藏着多家“网红店”
视频加载中...
乳胶床垫、乳胶枕这些天然乳胶床上用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很多天然乳胶床上用品都产自扬州一个小镇——江都区郭村镇,这个小镇不仅聚集了10多家乳胶生产企业,而且正是一位企业家20多年前研发了先进的生产工艺,才让原本昂贵的乳胶制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工人在乳胶床垫生产线上工作
网店一款乳胶床垫就销售过亿
“宝宝们,我们直播间1号链接里的床垫已经销售过亿元,这次‘618’优惠力度巨大,大家赶紧点击小黄车购买吧!”6月15日,在位于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的江苏爱德福乳胶制品有限公司直播间里,主播正拿着乳胶产品对着手机镜头奋力吆喝。现代快报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看到,“618”期间乳胶床垫、乳胶枕等床上用品深受消费者欢迎,而其中多家销量较多的店铺都是来自江都区郭村镇。
“今年6月份,我们线上销售预计在1500万元左右。”据爱德福电商部门负责人李飞介绍,他们从2020年开始陆续进驻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平台,网络销售业绩每年增长50%以上,稳居乳胶行业线上销售前三名,“‘618’期间,我们的电商客服从早上8点一直要忙到半夜12点,两个仓库每天要发出数千个快递。”据李飞介绍,他们的产品主要以乳胶床垫、乳胶枕为主,购买的人群中女性较多,客户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山东等省份。
△乳胶床垫生产线
在工厂的厂房里,一条条一百多米长的生产线依次排开,车间内弥漫着天然乳胶的香气,熟成发泡好的乳胶从生产线的一头进行注胶,经过硫化、脱模、水洗、烘干等工序,一床床乳胶床垫芯就新鲜出炉。爱德福是全国最早开发生产乳胶床垫乳胶材料的企业,在中国乳胶行业甚至全球乳胶行业中都名列前茅。
乳胶产品的风靡还要感谢他
郭村镇是扬州市的“东大门”,与泰州市海陵区九龙镇交界,这里发生过“郭村保卫战”,由此拍摄的电影《东进序曲》曾经名闻遐迩。在这里,老一辈革命家曾经浴血战斗,陈毅、叶飞、姬鹏飞等都留下了战斗足迹,是苏中著名的革命老区。就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也谱写了“猪毛飞上天”、乳胶打天下等一系列“产业神话”。郭村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生产猪鬃产品,各种猪毛刷子畅销欧美,据扬州非遗猪鬃项目传承人庄能培此前接受采访时回忆,郭村镇当时有近万名劳力加入猪鬃行业,创造了江苏省首个亿元村、国家畜产品公司生产基地、江苏省现代化农村建设示范基地等一串神话。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各种替代产品不断涌现,郭村的猪鬃生产从此一落千丈。
“郭村从猪鬃转型到乳胶离不开一个人,可以说国内老百姓能用上实惠的乳胶产品他功不可没。”记者在采访中,很多人向记者提起了庄晓亮这个名字。“父亲那一代人把猪鬃产品销到全世界,如果企业在我们手上倒掉了,怎么向父老乡亲交待?”庄晓亮是庄能培的儿子,虽然在其他人眼中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厂二代”,但猪鬃产业的没落,让庄晓亮感到压力巨大,他必须要闯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乳胶床垫生产线
“走上乳胶这条路,也是误打误撞。”庄晓亮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发现一家荷兰客户购买的猪鬃量特别大,明显不是用于刷子生产。心生好奇的庄晓亮特地赶到客户的工厂寻找答案,而这次“好奇之旅”也打开了庄晓亮乳胶事业的大门。“原来欧洲客户用猪鬃和乳胶制作成高档床垫,我睡了一下感觉特别舒服。”庄晓亮在考察中发现,一种新兴的乳胶床垫正在成为时尚,但由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乳胶床垫产能较低价格昂贵,“当时乳胶床垫的价格是海绵床垫的五倍以上,一般人消费不起。”
回国后,看到乳胶前景的庄晓亮立即组织厂里的科研人员投入到研发当中。“前后研发了有四年时间,投入非常巨大。”最终庄晓亮研发出了一条100多米的机动化生产线,将乳胶的价格降到了和高档海绵差不多的区间。“2006年我们成立江苏爱德福乳胶公司,专业生产天然乳胶床垫、乳胶枕头及填充材料。第一年产值5000万元。”
△企业电商仓库
一个镇就有千余家网店卖乳胶
爱德福的成功不仅彻底提升了乳胶产业的生产技术,也带动了郭村和周边乡镇的发展,现在已经衍生出数十家乳胶生产企业、电商。2009年,江苏今世缘乳胶制品有限公司在高徐成立;2011年,江苏沃荷乳胶科技有限公司在郭村工业园区诞生;2014年,扬州诘森家居有限公司在郭村工业园区挂牌;2016年,江苏小青柠家居有限公司进驻郭村工业园区,经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网注册认证的1000多家网店,宝柏、沃荷、莱迪雅等品牌电商,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以前很多人到泰国旅游喜欢在那里购买乳胶枕,其实我们生产的枕头工艺更好,价格更划算。”作为“后起之秀”,扬州沃荷乳胶制品有限公司主打产品是乳胶枕头,他们开发了抗静电、缓解颈椎疲劳、安神催眠等60多款枕头,并对工厂生产流水线进行了面升级吗,“以前生产一只枕头需要30分钟,现在只要10分钟。”
△打包好的商品等待揽收
现在,走进郭村镇工业集中区,“爱德福”“沃荷”“小青柠”……一家接一家的乳胶制品生产企业,让人目不睱接。“目前我们镇已经形成了以乳胶家居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据郭村镇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小小的郭村镇内,就聚集了爱德福、沃荷、佳创为代表的10多家乳胶制品研发型生产企业,其中江苏爱德福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乳胶行业龙头企业,也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乳胶制品研发试验基地、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中国橡胶工业企业中名列前茅。全镇现有乳胶相关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和外观专利3项,带动20多家配套企业生产经营,形成较大规模效应。
2022年,郭村镇乳胶产业产值突破7亿元,约占全镇工业产值的25%,其中,江苏爱德福乳胶制品有限公司和江苏沃荷乳胶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实现开票销售4亿,入库税收2千万。据介绍,下一步,郭村将继续推动乳胶产业稳步发展,通过成立乳胶行业协会,扶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打造智能睡眠产品等,实现企业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让郭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乳胶小镇”。
通讯员 王兵 现代快报+记者 韩秋 顾潇
(校对 张红霞)
相关问答
leiga是什么 品牌 的手机?是Leica,佳通手机。江苏高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Leica手机,指的是华为与德国著名镜头,精密仪器领域生产商徕卡进行合作生产的手机产品;主要是在后置摄像头...
国产近视镜片有哪些 品牌 ?8、康耐特眼镜片江苏康耐特凯越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1日,是上海康耐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主要负责国内销售,是上海康耐特光学股份有限公...
谁能告诉我!! 江苏 规模大的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推荐?[回答]颉瑞云创的产品性价比很高,效果也好,不过还要你自己去看去了解我只是建议主要是使用场景的区别,易微联摄像头主打临时监控,设备联动等场景。如果你...
《航拍中国》 江苏 篇,为什么给了南京这么大篇幅进行介绍?谢邀!央视拍摄大型史诗级记录片《航拍中国》江苏篇中,南京市占据大幅景头片段,片幅时间最长,城市规划雄伟,山川秀美,山水城林,龙盘虎踞,城市风光繁华夺...谢邀!...
在线的朋友!求推荐一下! 江苏 售后好的监控室操作台定制批发,...[回答]2.8/4/6/8mm焦距的镜头分别能监控多大范围?2018年08月10日09:12:28ForeverStrong阅读数:29022.8/4/6/8mm焦距的镜头分别能监控多大范围?http://s...
华为手机用莱卡 镜头 是虚假宣传吗?荣耀的同款镜头之所以没有莱卡标志,那是节约成本,技术参数上差距不大。当然对于产品的宣传也是有好处的,质量绝对值得信任,就像自己按照硬件参数组装电脑一...
该超市没有任何收费员,没有监控 镜头 ,也没有防盗报警系统...[最佳回答](1)本题考查的是诚信.从三个角度把握此知识点.诚信的含义,意义和做法.由关键句该超市没有任何收费员,没有监控镜头,也没有防盗报警系统,学生们从选...
昆山富港电子怎么样?公司主要从事蓝牙耳机、手机、汽车组件等消费型电子产品及其零组件之制造,如显示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摄像镜头模块),笔记本计算机用电池包,连接线、注塑件等...
园博园形象代言人?2008年3月马艳冰参加世界小姐加拿大赛区比赛,成功进入前五名,并获得“最上镜头小姐”称号和“慈善筹款奖”。她受主办者之邀再次参加比赛,马艳冰不负众望,在...
vivo手机外壳供应商?蓝思科技蓝思,其实是‘镜片’英语单词‘lens’的谐音。蓝思科技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触控、防护玻璃面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