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镜头厂家 哎呀我说尔滨呐

小编 2025-04-03 行业应用 23 0

哎呀我说尔滨呐

2024年的1月,在大部分北方城市依然处于天寒地冻的蛰冬状态中时,有一个城市却热热闹闹地火出了圈。

它就是哈尔滨,一座拥有百年摩登之魂的远东都会,一座历经沧桑留下无数故事的东北老工业城市,一座以热闹为底色的冰雪之城。

为了探寻这所城市的独特魅力,最近,我们带上了

Xiaomi 14 Pro 前往了美丽的哈尔滨,用镜头为你记录下了这里的一川风月和人间趣事。

-

哈尔滨的建筑是热闹的

初识哈尔滨,最令人着迷的无疑是那些散落在各城区的老建筑。它们熙熙攘攘地矗立各条街道上、角落处,不经意间就能热热闹闹地扎进你的视野中。

这些古老的艺术品像是一部散了页的建筑史书,将巴洛克、文艺复兴、折衷主义等欧美建筑艺术的精华浓缩在每一篇章中,又随岁月发展糅合了中华建筑美学的典雅和大气。即使用色大胆前卫,却依然能在一片冰雪中,与道旁的树、变换的光影和穿梭的车辆行人一起,聚拢成一套和谐的盛景。

这些繁复的拱顶、雕刻和大小各异的教堂,也许陈旧、也许斑驳、也许不再金碧辉煌,但正是它们的存在,见证了哈尔滨近百年的荣光岁月,也见证了这里的沧桑变迁。

你可以在百年哈站的老站台上,沐浴着顶棚的光,感受来自墨绿色复古工业风和真正的蒸汽朋克带来的视觉震撼;你也可以在道外区的哈药六厂,踏着厚厚的白雪,惊叹于洛可可巅峰时期雕塑的细腻与精致;你还可以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门口,趁着庄严的景,扮成冰雪女王或骑士的样子,上演一场“冰与火之歌”。

这不是魔法世界的霍格沃茨,这是哈尔滨;这不是遥远的卢浮宫,这还是哈尔滨。

但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并不是个只知道固守传统的“老古板”,它也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接纳着更多现代化的新鲜事物。

所以你也能在这里欣赏到依水而建、远望如雪峰的哈尔滨大剧院,在太阳岛西侧看到童话世界般的冰雪大世界,在336米的龙塔上一睹整个哈市的浪漫夜景。

现代化与历史的痕迹在哈尔滨交融并织着,它们并不冲突违和,反而更显热闹生动。

哈尔滨的生活是热闹的

腊月寒冬,零下二十六摄氏度的中国北部,这个极寒之地也有着最热闹的人间烟火。

一场北上的旅游狂欢,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东北人的热情真诚。他们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也在以更大的善意温暖每一个外乡人。

衣彬之家服装城挤满了补充装备的游客,随时有人感叹着“好便宜”,再顺手把一件49元的东北大花袄装进购物袋。

在这里,没人会吐槽红绿大花的配色。冬天如此萧瑟,因此更需要一些“新感觉”。

你也不必担心在哈尔滨会遭到冷遇,这群践行着“实诚”原则的本地人,随时随地准备用美食和暖呼呼的火炕感染你、焐热你。

那些沿街可见的糖葫芦、脸盆大的铁锅炖、奶香味十足的马迭尔冰棍、东北老式烧烤等,扎实地熨帖着每一个旅人的胃。人群中常会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来自游客:“哎呀,这个看起来也好好吃哎!”还有少量来自本地人的声音:“哎呀妈呀,咋这么多人呢?”

做好攻略的食客们往往成群结队寻味而至,挤满了清晨6点依然灰蒙蒙一片的红专街早市。在明明最不适合出门的时间,坚持冲到最前方,第一时间捧上一份热乎乎的肉蛋堡或是粘豆包,随后在碳水炸弹带来的满足中感叹一声“舒坦”。或许,这就是我们热烈生活的痕迹。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再多的疲惫和压力都能在氤氲的食物香气和当地人热热闹闹的祝酒词里消解。只要你接过了邻桌东北大哥大姐热情递来的肉串和酒杯,这一刻对他们来说,不管你来自哪里,天南海北再远我们都成了一家人。

当然,除了给客人们捧上家里压箱底的好东西,好客的哈尔滨人也会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定制”更多贴心的服务。热腾腾的烤地瓜从当地人的“暖手宝”,变成了自带小勺甚至可以搭配麦圈的精致下午茶;要解冻泡水才能啃的冻梨,也被手艺人们摆盘雕出了花。

但他们周道的待客之礼远远不止这些。

除了美食,哈尔滨还有一些冬日限定的娱乐活动。你也许骑过双人自行车,但你绝对没骑过这样带冰刀的双人车;你也许见过赛道漂移,但你绝对没玩过这样惊险刺激的雪圈漂移。这些当地人从小玩到大的快乐,现在正带给更多人快乐。

而在哈尔滨,最不能错过的还有为人乐道的东北洗浴文化。

体验过搓澡的,会在大爷大妈的搓澡巾下感受身体的“彻底翻新”;没体验过搓澡的,也会在这里爱上膝盖泛着光的美妙,即使面红耳赤也期待着下次再来。

泡澡蒸桑如今不仅是一种当地人与冰雪共生的生活方式,功能齐全又温暖舒适的休息大厅和小隔间,更成为了他们最佳的社交、夜宿之所。人们的一天可以在这里结束,也可以在这里重新开始。

哈尔滨的声音是热闹的

作为世界六大音乐之都,在哈尔滨你时刻都能感受到当地人对音乐的虔诚与热爱。

世代人的贡献和沉淀,造就了这座爱乐之城浓厚的音乐氛围,也让它在纯朴中仍然保持着与众不同的优雅气质。

不管你是漫步在中央大街的商铺里,还是行至圣索菲亚教堂中,甚至只是路过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酒馆,你总能听到不同的音乐之声从窗口飘出,它们可以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也可以是一首自创民谣。

萨克斯、小提琴、钢琴、手风琴、吉他,不同乐器声交织在一起,堪比一场场大型交响乐。

这种对音乐的热爱,早就融入了哈尔滨人的骨子里,成为了一种言传身教的影响和传承。天气好的时候,往公园或江边走走吧,没准儿下个路口就能偶遇一些本地人自发组织的夕阳红合唱团,或是大胆开麦的摇滚青年。

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的冰雪大世界里还出现了一些更燃的声音。

四点半后,一场连续四小时的万人蹦迪,正在DJ们的指挥下开始“整齐划一”。如果说《兔子舞》尚且不够炸场,那电音版的《喀秋莎》和一首《歌唱祖国》足以燃爆整个大派对。

抢不到蹦迪的前排位置也没关系,中央大街附近还有一辆被改装成“移动舞池”的209路。买最便宜的票,蹦最野的迪,这是一辆真正“开往e世界的公交车”。

除了正式的音乐,在哈尔滨你还能听到一些独属于这座城市的声音。

中央大街上,那些“滋滋滋”的是,这是师傅们制作冰雕时,电锯在冰面上飞速旋转发出的雕刻声;刚下过雪的路面,那些“咯吱咯吱”的,是汽车的雪地胎在每个转弯刹车时,与冰面接触发出的略显滞涩的摩擦声;还有清晨的街道上,那些“轰轰轰”的声音,是扫雪工人们扛着鼓风机开辟道路的声音。

这些声音,都构成了哈尔滨在这个火热冬季的最强背景音。

-

2024年的冬天,如果你想为生活打造一点不一样的仪式感,不如奔赴哈尔滨来一场冰雪狂欢之旅吧。

它热情又热闹,它古朴又浪漫,它从不缺少幽默细胞但也从未丢失过作为艺术家的骄傲。

在这里,你会被无数次当地人的热情感动到,也会一次次被他们松弛的生活状态所感染。

中国哈尔滨照相机厂生产的SEAMA DZ2-1单反照相机

首先给各位同好拜个晚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所以春节长假期间,我就介绍一款中国产的相机吧:哈尔滨照相机厂生产的西玛SEAMA DZ2-1单反相机,该机的生产时间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末。

说到哈尔滨生产的照相机,一直看我文章的各位应该不陌生,因为我曾经介绍过的熊猫和孔雀单反,都是哈尔滨的产品,不过生产厂家都是哈尔滨电表仪器总厂。而我今天介绍的这款Seama单反则是哈尔滨照相机厂的产品。

根据国产相机收藏大家、天津李晓璘老师介绍,早在1973年,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和哈尔滨照相机厂同时被国家列为照相机生产厂家。之后哈尔滨市经济委员会于1985年6月11日下达文件,决定将哈尔滨照相机厂和哈尔滨电表仪器厂的照相机分厂合并,统称哈尔滨照相机厂。合并后的哈尔滨照相机厂隶属于哈尔滨电表仪器厂领导,但未能形成联合实体。

1986年,哈尔滨照相机厂承接国家机械工业部转引的“西玛”照相机国产化任务,投资834万元。1987年哈照厂试制生产西玛牌DZ2—1型和DC—1型照相机1947架,到了1988年,西玛相机的产量上升到了5838架。而到了1989年,因为进口相机的冲击,国产相机出现滞销,哈尔滨照相机厂西玛照相机减产到2755架。

1990年,西玛牌照相机的产量再次上升,达到了8437架,并荣获了“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而根据庄克明老师《中国照相机》一书中的介绍,这款SEAMA DZ2-1单反是“哈尔滨照相机厂1989年生产,同年12月中旬与西玛DC-l 型相机同时通过部级鉴定。该机具有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这个时间和李晓璘老师的介绍略微有些差异,因此我将其生产时间定位80年代末期可能妥当一些。

按照李晓璘老师的介绍,这款SEAMA DZ2-1单反是在引进的基础上国产化后生产的,但李老师并未介绍该机引进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具体品牌和型号。不过该机属于引进机型应该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因为该机的机身上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证据:

1、在这款SEAMA DZ2-1单反的倒片旋钮下方,有曝光补偿标志的档位,但是该机并没有曝光补偿功能。因此我认为该机引进的那款“神秘”的原型机本来是有曝光功能的,只是国产化后取消了该功能,但引进的相机外壳模具上曝光补偿的标志,只好保留了下来。

2、在这款SEAMA DZ2-1单反的眉标下面,有一个不大的长方形窗口(下图红圈内)。我原以为这个窗口是相机的测光电眼,后来突然想起来那个年代的单反相机应该都是TTL(Through the Lens,中文就是通过镜头)测光了,不可能再需要测光电影啊。在庄老师书中,也是介绍该机“蓝硅光电池TTL 测光。”而且该机的说明书中,对于这个小窗口没有任何介绍。因此我个人估计这个应该也是原来模具上的。

3、此外按照该机的原配说明书介绍,这款SEAMA DZ2-1单反相机使用的快门为电子控制的日本精工SEIKO快门,自动档时的速度为无极可调的1/1000-2秒,手动档时则为1/1000-1秒,外加B门。但是该机却没有自动档功能!!!相机的说明书中也只介绍了如何使用手动曝光模式进行拍摄,因此这个说明书我个人觉得也是从其仿制的原型机说明书照抄过来的。

结合以上三点,我个人的结论就是该机就是引进外国机型后生产的,虽然我无法确定该机的原型机是哪一款。当然,各位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欢迎探讨和交流,谢谢!

该机为手动对焦,取景器则是中央裂像加周围微棱方式。

这款SEAMA DZ2-1单反相机的测光结果可以在取景器的右侧看到,如上图所示。过曝和欠曝分别用红色的“+”和“-”号表示,正确的曝光则用绿色的“o”表示。该机的胶卷感光度设定为ASA25-1600。

这款相机采用的镜头卡口为日本Pentax的K卡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PK口。该机配装的镜头多层镀膜(MC,英文Multi-Coating的缩写)的原厂50/2镜头。不过从镜头号码前缀字母“HG”来看,应该是四川华蓥国营红光仪器厂生产的。我原来以为HG是华光仪器厂的产品,镜头求教李晓璘老师才知道应该是红光厂的产品,因为红光厂主要生产镜头。在此向李老师一并表示感谢!

从镜片表面的颜色来看,红光厂的多层镀膜还是很漂亮的。

可能是并非哈尔滨相机厂自己生产的镜头,而红光厂又为国内多家相机厂商生产镜头,所以我手里这台SEAMA DZ2-1单反的镜头盖虽然应该是原装的,但却没有任何品牌和产地标识。

在镜头座的右侧(镜头向前时)有三个装置,分别是镜头释放按钮,用于换装镜头时使用(蓝圈内);机械自拍上弦扳手,需要使用自拍装置时使用(黄圈内);快门锁定按钮,需要锁定快门按钮时使用(绿圈内)。

其中这个快门锁定按钮好像很少能够看到,起码在这个我位置的快门按钮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果不是的话,还请各位同好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只能说我经眼和经手的相机还不够多。​

我手里的这台DZ2-1相机的包装很有意思:相机套和外包装纸盒上面的品牌是CIMAR,而机身和说明书上的品牌却是SEAMA。而且在机身一侧分别用英文、法语和德语印刷了“机身”字样。难道这款SEAMA DZ2-1单反相机还曾经用CIMAR的品牌出口到欧洲?

其他的也没有什么需要特别介绍的了,只是相机说明书的封底使用了繁体中文字这一点让我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说明书中的正文部分都是简体汉字。

经查购买记录,我这台哈尔滨照相机厂生产的SEAMA DZ2-1单反相机,是在2008年1月买到的,当时的价格为160元。

作者:张一

相关问答

CIMKO是哪个国家产的?

CIMKO是日本的品牌,后来哈尔滨照相机厂合资组装,名为“摄美”或“西玛”。LS-1应该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品,卡口为PK卡口,目前来说二手的价格根据成色大约在500...

哈尔滨 有收藏老式相机的吗?

文化传承欲建私人相机博物馆在李彬的藏品中,有3部是超过100年历史的老相机。其中,最古老的是一台十八世纪的可携式木箱相机,拿镜头盖当快门。每打开再盖...他...

行车记录仪什么牌子口碑好、价格最实在? - 红网问答

行车记录仪可说是汽车使用的黑匣子,借由发动引擎随即可以录像录影的功能,透过高清镜头摄影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当意外发生时,立刻提出证...

春晚怎么看待黑龙江 哈尔滨 分会场表演?

摄像技术还有待提升,作为哈尔滨人已经很自豪了,很有特色,很有年味儿。配合振兴东北给的机会!摄像技术还有待提升,作为哈尔滨人已经很自豪了,很有特色,很有年味儿...

哈尔滨 ,哪里婚纱照照的,好看。求大家推荐一下,打广告的就别回?

我在8090拍的婚纱照,我弟弟在芭莎新娘拍的,我才花了不到3000还都是实景拍摄,在太阳岛,索菲亚,江边等好几个取景地,我弟花了5000多就一个太阳岛,还就拍了一...

谁知道海鸥双 镜头 相机价格怎么样,海鸥是国产品牌吗?- 一起...

谁知道海鸥双镜头相机价格怎么样,海鸥是国产品牌吗?

哈尔滨 单反相机有哪些品牌?- 一起装修网

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为您提供哈尔滨单反相机有哪些品牌?的相关答案,并为您推荐了关于哈尔滨单反相机有哪些品牌?的相关问题,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装修问题,因我而...

有设计 哈尔滨 现代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校,哈尔滨设计哈尔滨现...

[回答]摄影师背着相机留连在大街小巷,捕捉一幅一幅迎面而来的行人肖像,悲伤、惊讶、冷漠、喜悦、哀愁等种种形态在沉默而充满张力的镜头下定格、凝固,刹那...

我在淘宝网上找到一家回收 镜头 的店,我按照要求给 镜头 寄过去...

目前我的手里有购买镜头的发票,还有发快递的记录等等。淘宝客服没什么用,所以我才来这里问的网络购物律师解答共有3条如果存在有网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其...

哈尔滨 哪些地方办事可以“刷脸”?

一个“刷脸”的时代开启了,传说中“靠脸吃饭”原来是真的。我大哈尔滨当然也不落后,先是去年乘飞机、坐高铁,进站时开始刷脸了,然后就连上厕所取厕纸也要刷脸...